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38 李靖出馬

漠北的冬天很冷,一天到晚的北風呼嘯,大雪飄飛,如果一個人單獨出去,可能就有被風雪颳走的危險。所以,在遞送情報中往往會出現延時或者丟失的問題。

“如此看來,漠北連降大雪,草被覆蓋,牲畜死亡過多,突厥遭受凍餓之苦,才會向我大唐進犯。”

李世民沉聲說道,“而他們真正的目的就是來大唐搶劫的,搶糧食,搶財寶。”

李世民說到這裡,怒氣沖天,“頡利也太囂張了,把我們大唐當做他的糧倉,他沒吃的沒喝的就來搶,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有幾分能耐。”

李世民一發怒,眾人都相互注視,不再言語。唯有魏徵此時不甘沉默,直言力諫,“皇上,如果突厥以雲州為佯攻點吸引張公謹的話,可能他們奇襲的目標不是代州就是宿州。”

“以微臣看來,八百里加急到京城需要五到六天的時間。按照這樣時間差,此時的突厥騎兵可能早就攻入宿州或者代州,攜帶了財務回了陰山。”

“所以,為今之計是要做好邊關各州府的防禦工作,不能再讓突厥有可乘之機,還有就是要妥善安置被突厥搶掠而流離的百姓。”

魏徵的諫言就像是一擊重錘擊在了李世民的心裡,他剛才是被突厥如此囂張的氣焰所氣,此時靜下心來一想,倒是覺得魏徵的話很有道理。

而眾人也佩服魏徵的膽識。李世民發怒的時候他們都不會進言,只有在怒氣消除之後才敢陳述自己的想法。但魏徵就不一樣,只要他認為是對的事情,不管你李世民生氣還是高興,他都照說不誤。

“玄齡,讓尚書省擬旨,著李靖為行軍道總管,統管靈州都督薛萬徹,華州刺史柴紹和豐州都督程知節還有代州都督張公謹做好防範突厥入侵的防禦工作。”

“是。”房玄齡躬身領命,就見岑文字已經將擬好的聖旨呈給了李世民。

“朕不用看了,你們大家看看,如果沒什麼大問題,即可下發兵部,由兵部直接快馬發到邊關去。”李世民乾脆利索的說道。

大唐的詔書程式是由皇帝下旨,尚書省起草,門下省稽核,然後再由中書省逐一發到各部執行。所以,李世民雖然下了旨意,但是還是需要走完這道程式,要各省稽核才能下發。

門下侍中高士廉看了一眼詔書,將其遞給封德彝,封德彝看了一眼,表示沒有任何意義,詔書這才下發下去。

“至於如何安置百姓,等有了具體詳細的戰報再議吧!”李世民話語中顯得有點疲憊,“戶部可以提前準備物資,做好應急準備。”

“臣明白。”封德彝為尚書僕射,主管戶部,他躬身領命。

“恩,你們都下去吧!”李世民知道雲州急報,各省要做個防範準備,便不再多言,“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求親的事就暫時先放一放,等到雲州的戰事解決了再議也不遲。”

“諾。”眾人躬身一禮,退出了兩儀殿。

“輔機留下。”李世民在長孫無忌快要走到門口的時候說道。

長孫無忌的腳剛跨出門檻,就聽到李世民的話,只好硬生生的將腳收了回來。

發生在皇宮的一切,李恪很快便透過黑衣衛知道了。

李恪回到府中,在書房獨自沉思起來。急報的內容他不關心,因為最終的結果他都知道。他關心的是李世民單獨留下長孫無忌這件事情。

對待長孫無忌,李恪始終都很謹慎。對於這個人,他來到大唐之後就開始防範,一直沒有鬆懈,監視他的力度反而因為對他了解越深而有所加強。

歷史上的自己就是因為他而枉送了性命。所以,他不相信自己能跟長孫無忌親近到一起。娶他的女兒?長孫無忌肯定會推辭。

跟他拉關係,把他綁在自己的船上?笑話,恐怕最後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所以,他跟長孫無忌永遠是敵人,不能成為朋友。

而對待敵人的態度,李恪從來就像對待朋友一樣,瞭解他的喜怒哀樂,瞭解他的優點和缺點,瞭解他的一起。只有對敵人真正的瞭解之後,才能做出對他的致命一擊。

在李恪的心裡永遠藏著一句話,那就是自己今後想要活著,長孫無忌就必須要死。除此別無選擇。

透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李恪所知道的一些歷史知識,他能肯定長孫無忌很迷戀權勢。

雖然,現在的他對於權力看的很淡薄,那是因為李世民是大唐的皇帝。

他跟在李世民的身邊待的太久了,很瞭解李世民的性格。他知道李世民討厭貪戀權勢,愛慕虛榮的臣子,即使是他有才華,只要貪戀權勢,愛慕虛榮就不會得到特別的重用。

就像李世民對待侯君集一樣,侯君集有才,但終究只能在京城做一個將軍,不能統管一方的軍政。

就是現在讓他編練新軍,如果不出長安城,侯君集依然只是一個閒職在京城的大將軍而已,沒有多大的權勢。

所以,他把自己對權力的迷戀隱藏的很深,不讓李世民發現。如此,李世民會更看重他,會更加重用他。

就像貞觀二年他請求李世民罷免自己的尚書右僕射一樣,他這是以退為進,贏得李世民的好感和信任。才會在李世民病故的時候視他為心腹,託孤給他。

當初他追隨李世民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一個有心計,城府很深的人。

起初他只是跟隨在李世民的身邊,想施展自己的才華。可是,等到李家有實力了,有資格推翻隋王朝的時候。他果斷的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李世民。

大唐立國之後,透過李世民實力的不斷增長,他又不止一次的給李世民策劃奪取太子之位。並且,親自策劃了玄武門政變,讓李世民順利的入住了東宮,然後登基為帝。

長孫無忌自然水漲船高,一步步青雲直上,最後升至宰輔。隨著時間的推移,杜如晦、房玄齡、魏徵等人相繼逝世,沒有了制約他的人,到了貞觀末年,長孫無忌獨霸朝綱,走上了權利巔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