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程硯秋這一套熟練的點菜流程,正在收拾桌子的老闆娘轉過頭來認認真真地盯著程硯秋看了眼,不過程硯秋的圍巾圍住了她大半張臉,老闆娘也看不出什麼來。
程硯秋笑著問道,“大姐,怎麼了?”
雖然他們之前都是這麼點餐的,不過看到老闆娘的表情,程硯秋就知道有什麼問題。
老闆娘笑道,“你們肯定是老客人,好久沒來了吧?”
程硯秋詫異地點點頭,“嗯,沒錯,大姐你怎麼知道的?”
老闆娘拿手指了指牆上的牌子,笑著說道,“我們家得有兩三年不賣餡餅了,你們一過來就點餡餅,說明你們至少也有兩三年沒有來過了。”
程硯秋奇怪道,“怎麼不賣餡餅了?餡餅那麼好賣。”
“太麻煩了,我們店裡就我跟老頭子兩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要是還買餡餅,這鴨血粉絲就做不過來,所以我們就乾脆把餡餅去掉了。”解釋了一句,老闆娘笑著說道,“其實店裡的熟客我都有印象的,你看著眼熟,不過認不出來。”
主要是程硯秋用圍巾遮住半張臉不好認,不過老闆也不好意思讓程硯秋把圍巾摘掉讓她好好看看。
於東點點頭,又看向選單,然後把餡餅換成了脆餅:“那就給我們上三張脆餅吧。”
“脆餅有,你們坐,一會兒就來。”老闆娘應了一聲,然後朝後廚去了。
夫妻倆坐下之後,程硯秋還有些遺憾,“他家餡餅那麼好吃,現在不做了真有些可惜啊,記得那時候大部分人過來吃鴨血粉絲都會點個餡餅。”
於東也是點頭,餡餅並不是鴨血粉絲店的標配,但絕對是這家的標配,以前非常受食客的歡迎,大部分來這裡的食客,除了鴨血粉絲都會點上一份餡餅。
對於店裡不再製作餡餅,老闆娘給出的理由是,餡餅的工藝過於麻煩,店裡面就她跟老闆兩個人,根本就兩個人做不過來。
正常人聽到這個理由,第一反應就是幹嘛不再請個人?難道有錢還不想賺?餡餅的價格並不算便宜,利潤絕對是有的。
如果按照老闆娘說的,他們的問題很好解決,只要僱上一兩個人,就能保證餡餅的供應。
但是這世界上,有那種每天忙得腳不沾地為了生活奮鬥的,永遠處於飢渴狀態的人,自然也有一種樂天知命,不求賺太多錢的人,老闆娘他們就可能是後者。
如果吉米今天在這兒,聽到老闆娘的言論,肯定會痛心疾首,聲討他們這暴殄天物的行為,然後勸說他們增加人手或者最佳化工藝,最好能在鴨血粉絲店旁邊再單獨開一家餡餅店,將餡餅這個單品做大做強。
想要把這個單品做好非常容易,因為市場已經證明大家願意購買,剩下的只不過是提高生產力就行了。
過了一會兒,老闆娘過來上餐,她又盯著於東跟程硯秋看了看,笑呵呵地說道,“就看著眼熟。”
兩人笑了笑,都沒說話。
他們倆不搭茬,老闆年又往後廚走,不過走到後廚門口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回頭看,畢竟於東他們總不可能一直把圍巾圍在臉上,因為要吃飯的,只要他們吃飯,老闆娘就能看到臉。
她這一轉頭,正好看到程硯秋把圍巾給摘下來。
“哎,你是……”
老闆娘這一叫,把程硯秋嚇了一跳,趕忙把圍巾又戴了回去。
不過老闆娘並沒有叫出她名字,而是走過來眉開眼笑地說道,“你這小姑娘是很久沒來了啊,我記得老早以前,你天天跑過來吃,大部分時間一個人,有時候……”
老闆娘想說程硯秋有時候跟一個男人在一起,不過看到旁邊的於東,又趕忙閉口,因為她不確定於東還是不是當年跟程硯秋一起過來吃飯的男人。
如果程硯秋當年跟眼前這個男人一起的倒還好說,如果不是一起的,她這麼說,很可能會惹事。
不過聽到老闆娘的話,於東倒是挺好奇的,問程硯秋道,“你以前還經常一個人過來吃啊。”
“這小姑娘一個禮拜至少來三四天,絲毫不誇張。”老闆娘顯得挺高興,“說起來得有不少年了,小姑娘長得好看,又天天來,我就記住了,你後來怎麼沒來了?”
“搬家了,離得遠,來一趟不方便。”程硯秋笑著解釋道。
老闆娘點點頭,“那難怪,我這還有很多熟客都是搬走了不能經常來,不過也有好些個三不五時地往這邊跑。今天下午還有個客人,人家搬得遠,是從廬州過來的,搬到廬州四五年了,就想著我們店的這口,這次來金陵有事情,特別繞到我們店這邊來,吃上一口。”
說起這事的時候,老闆娘顯得非常驕傲,對於一個開店的老闆來說,有這樣的食客自然是對他們店面的最高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