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城市,《火星救援》首日的電影票剛出來就被搶購一空,很多人在電影院排了半天隊卻被告知只能購買幾天以後的票。
上一次電影院這麼熱鬧還是《泰坦尼克號》上映的時候。
除了普通影迷的支援以外,《火星救援》還得到了不少單位的支援,川省科學技術協會公開表示,建議中學老師帶學生看一場《火星救援》,這樣有助於發展學生對航天等領域的興趣。
於東當時寫《火星救援》的時候,從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獲得了大量的研究資料,並且他也將這些資料中對他有用的資訊提煉出來放在了書裡面。
後來這部被改編成電影的時候,雖然故事情節和故事背景做了改動,但裡面涉及的科學知識可沒有什麼改變,該有的都還有。
等到電影上映,謝幕的時候也會特別提到當年提供研究資料的單位。
從這個角度來看,川省科學技術協會當然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去看《火星救援》。
……
十二月二十二日,傍晚,洪星童的爸爸騎車接上他之後沒有回家,而是直奔電影院而去。
他們很幸運,搶到了兩張票,家裡面商量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讓爸爸陪他來看。
洪星童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是個科幻迷,同時也是個科學迷,他總是在科幻故事裡面去尋找科學。
特別是之前在深空園區遇到於東並獲贈一個天問一號模型後,更堅定了他的內心,長大一定要當個物理學家。
他們到電影院的時候,售票處排了老長的隊,不過這些人註定是買不到今天的票了。
檢票進入影廳,經過短暫的等待之後,電影開始。
雖然故事的背景改了,不過開頭的情節跟裡面一樣,主角他們在火星出任務的時候遇到了沙塵暴。
看到電影裡面出現的風暴時,洪星童忍不住滴咕,這沙塵暴也太大了點,原著裡面也是出現沙塵暴,不過於東做了一些側面的解釋,其實風暴並不算大,只不過因為塵土太多,非常影響宇航員的活動,再加上主角被砸進了沙子裡面沒有生命訊號,同事們才離開的。
但電影裡面出現的沙塵暴太過劇烈了點,跟原著描述不符。
不過洪星童能夠理解,因為如果按照原著來拍攝的話,畫面效果肯定一般,沒有現在這樣有吸引力。
事實上,火星上面因為空氣稀薄,基本不可能出現這麼劇烈的沙塵暴。
這畢竟是科幻電影,而不是什麼紀錄片。
其他人離開之後,主角“死而復生”,他發現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而且沒有辦法跟外界聯絡,當務之急就是生存下去。
整部影片跟差不了多少,不過裡面的一些橋段做了修改,一些文學梗也沒有出現,但更加直白,笑果也很不錯。
雖然男主角一直遭遇挫折,但這顯然是一部喜劇片,從觀眾們密集的笑聲就能看得出來,至少在逗觀眾笑這一點上,《火星救援》是成功的。
而在電影的後半部分,電影從一開始的輕鬆搞笑逐漸變得熱血起來,男主角發現了回家的希望,而地球方面也在盡最大的努力去援救他。
這時候,中國的戲份也開始了。
為了援救男主,多個國家聯手,中國航天局也積極加入到援救男主的隊伍當中,而且於東的名字還客串了一把。
中國之所以能夠提供到幫助,是因為中國曾經有個叫於東的作家寫了一部《火星自救指南》提出了在火星上自救的假設,中國航天局內部之前還討論過這事,沒想到真就派上用場了。
到最後,還是中國無私地貢獻出“問天”計劃中的重要裝置,幫助男主回到了地球。
看到的指揮大廳裡面,其他國家的航天工作人員向中國代表敬禮的時候,影院裡面的觀眾們個個都熱血沸騰起來。
雖然知道這是電影,是虛構的,但是能夠在一部好來塢電影裡面看到這樣的場面,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