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於東展開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即將離開的時候,吉米拿給於東的。
吉米告訴於東,這封信是喬伊斯·卡羅爾·奧茨寫的,先是寄給了羅梅羅,然後羅梅羅轉寄給吉米,再由吉米拿來給於東。
信封上寫了寄信時間,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看來這封信到自己手裡也經過不少波折。
一開始聽到喬伊斯這個名字的時候,於東還沒什麼印象,後來吉米介紹說美國非常出名的一位女作家,之前還得過美國國家圖書獎。
經吉米這麼一說,於東也想起來是誰了。喬伊斯算是當代美國女作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了,至於代表作,於東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是馬爾瓦尼一家》,這本書相對於她的其他作品要更加暢銷一些。
不過,現在《我們是馬爾瓦尼一家》應該還沒有出版。
上一世九八年的時候,燕師大的一位研究生學弟推薦於東看了這本書,因為那個學弟在寫跟這本書相關的論文,也希望於東能給些建議。
只不過因為沒有中文版,當時於東磕磕跘跘地把英文版看完,也給不了那個學弟多少意見。
喬伊斯的作品還是比較雜的,題材種類很多,也經常寫一些幻想類的,幻想類別中有不少都是恐怖題材。
據說她陪跑過幾次諾貝爾文學獎,只不過一直沒得。
當然,關於陪跑諾獎這種事情於東不太當真,說不定等他老了,百科上寫他資料的時候也能寫上多次受諾獎提名,這玩意又不好求證。
說實話,於東不太明白喬伊斯為什麼會給自己寫信。
美國人能看到他的作品只有科幻和驚悚,而且數量不多,喬伊斯這類被冠以“文學家”名頭的作家應該不會對自己產生興趣才是。
當然,於東也可以試著猜一猜,喬伊斯可能是因為《生化危機》才給自己寫信的,畢竟信是透過羅梅羅轉寄過來的。
信件展開,於東慢慢讀了起來。
大概喬伊斯怕自己看不懂,所以遣詞造句都比較簡單。
“yu先生,很高興你能看到我的來信,可能你會因為我的來信感到意外,但是我真地非常喜歡《生化危機》這部。最近我也在寫一些帶點驚悚元素的,正好看到了《生化危機》,它讓我多了一些靈感。我通常很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信件並不長,喬伊斯大概說了一下自己為什麼會寫這封信,然後又表示非常期待《生化危機》的續作,並且希望能夠跟於東保持通訊。
她還在信中附上了自己的電話號碼。
於東合上信,不免笑了起來,雖然不知道喬伊斯具體多大,但是今年應該年紀不小了,五六十歲應該是有的,倒是沒想到還會喜歡看《生化危機》這樣的。
當然,相比於她自己也在寫恐怖,這一點反倒不稀奇了。
……
於東他們到學校的時候,是週五下午,周大爺看到於東他們回來,顯得非常高興,“哎呦,於老師,劉老師,這麼長時間沒見,我都想你們了。”
確實挺久了,加上放假那段時間,得有快兩個月沒見到了。
劉昌敏笑道:“這還抵不過一個暑假呢。”
“劉老師你還別說,從於老師到咱們學校,真還沒有過了這麼久沒見到他的時候。之前暑假他也在學校待不少日子,去年暑假,他不是回學校那天淋雨了麼,整個暑假都在學校待著的……”
“周大爺,你怎麼老愛提這事。”
周大爺哈哈笑了起來,“不提了,不提了,不過你趕快去見見程老師吧,你不在這段時間我看她都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