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叫什麼?”於東裝作隨口一問。
“故事叫什麼,我記不得了,不過男主人公的名字很特別,叫一九零零。”
果然。
這就沒錯了,就是《海上鋼琴師》。
這麼說來,電影應該是對這個文學劇本進行了改編。
《海上鋼琴師》的導演是鼎鼎大名的朱塞佩·託納託雷,也是《天堂電影院》跟《西西里美麗傳說》的導演。
這三部電影中,於東最喜歡的是那部《天堂電影院》,當年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深受震撼。
“白燕有說這個文學劇本是誰寫的麼?她從哪兒看到的?”
“沒說。”程硯秋搖搖頭,又笑道,“怎麼,看樣子你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
“確實很感興趣。”
“你要是感興趣,回頭我去幫你問問白燕。”
於東點點頭,“好。”
其實於東對這個文學劇本感興趣,倒也不是一定要拍,只不過覺得挺巧,竟然能夠從程硯秋朋友那裡聽到《海上鋼琴師》的原著。
有了這樣的一層緣分,自然也讓他產生了一點好奇,他是帶著這點好奇去詢問的。
此外,如果真的要拍攝的話,深空這邊應該也不會投錢。
這種電影票房投資不低,票房不行,要靠賣片才能賺回本。
從藝術角度來說,它當然非常有價值,後期影響力也很強。但是從商業角度上來說,它甚至不如《狙擊電話亭》。
只不過有一點,《海上鋼琴師》裡面的配樂於東非常喜歡。
假如能參與到電影的拍攝,於東希望能帶程硯秋去看看。
既然程硯秋對配樂非常感興趣,說不定她也能參與進去,即便無法為電影配樂,也可以跟電影的配樂師學習學習。
而且這次參與進去之後,也能跟朱塞佩搭上關係,以後如果想要合作也簡單些。
……
沒過兩天,程硯秋就從白燕口中問到了劇本的名字,叫《1900:獨白》,是義大利本土作家亞歷山德羅·巴里科去年寫出來的一個文學劇本。
知道劇本和作者名字之後,於東就打電話給了餘量,讓他幫忙聯絡一下這個作者,看能不能從他手裡把劇本的影史改編權買到手。
事情比於東想象的要簡單很多,亞歷山德羅·巴里科在義大利小有名氣,很容易就找到了。
當深空公司的人找到他並提出要購買《1900:獨白》的影視改編權時,他一口就答應了,對於深空公司提出的十萬美金版權費一點都沒有還價。
其實亞歷山德羅·巴里科寫完《1900:獨白》之後,也試著找過幾個電影人,看看是否能夠拍成電影,但是都被拒絕了。
這次深空能夠找到他,讓他非常驚喜,對他來說,版權費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嘗試寫出來的這個文學劇本能夠變成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