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萍,還吃不吃啦?”
同事催了好幾次,每回呂夢萍都回答“快了,快了”,這會兒同事終於是忍不住了,直接跑了過來,“不吃我自己出去啦。”
呂夢萍將手中的稿子一合,“走,我請你吃多美麗炸雞去。”
同事看著呂夢萍,“瞧你這臉上止不住的笑意,還要請我吃多美麗,不用問,肯定是淘到好稿子了吧。”
呂夢萍笑著說道,“不是淘,而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於東老師終於給我寄了一部中篇。”
“真的?”同事睜大了眼睛,“聽說於東稿子很難約,他雖然看著產量很高,但是不喜歡寫中短篇,一出來就是長篇。”
呂夢萍點點頭,同事說中了關鍵點。
如果光按字數來算的話,即便剔除那些科幻、推理,於東的產量也算是高的了。
但是於東似乎不太愛寫短篇,所以按篇數來算,於東的產量又很少,不像有些作家一年能發十幾二十篇短篇。
版稅還沒流行起來時,寫長篇跟寫短篇賺到的錢沒有本質區別,反正都是按照字數計算。短篇好寫也好發,即便發不了,把稿子砍了重新寫也不心疼。
長篇不同,一部長篇寫出來,發表的渠道少不說,一旦稿子過不了,砍了可真心疼。
而且稿子一砍,等於是這麼一大段時間裡都沒有稿酬收入。
有那麼一部分產量高的作家,隔幾天就是一篇短篇。
於東卻不一樣,他根本就不靠短篇的那點稿酬生活。
因此,想約到於東的稿子並不容易。
況且,於東的稿子一出來,基本就被《鐘山》跟《收穫》收去了,其他雜誌社機會很少。
“所以我說,皇天不負有心人嘛。估計他也是看我經常給他寫信,所以才給的稿子。”
“稿子質量怎麼樣?”同事問。
“那還用問,當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不過我發現,於東這次的風格有些變化,節奏更多了一些幽默和輕快,這在他以往的作品中比較少看到。”
同事笑道,“不奇怪,如果你去看他最新的《火星救援》,就會發現,那才是真的幽默和輕快。”
“火星救援?”呂夢萍疑惑道。
“科幻,剛在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上連載,我兒子買了,我也跟著看了看。寫得太可樂了,把我都給笑慘了。”
聽同事這麼一描述,呂夢萍來了興趣,“一會兒我也去買本看看。”
……
《火星救援》是十月末出來的,新一期的《科幻世界》一出來就被搶購一空。
跟於東其他書不同,《火星救援》鋪墊的時間非常之長。
暑假前就開始了,一直到快十一月才終於跟大家見面。
關於火星的話題已經被炒了一番又一番,那些火星的知識科普,讀者們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遲遲沒等到於東的新。
方濤一大早就去了協會。
跟總部那邊一樣,金陵大學這邊的分會也跟外面的書店有合作,一旦《科幻世界》新一期出來,書店老闆就會把協會訂的雜誌送到協會活動教室去。
所以每到《科幻世界》要出來的這段時間,會員們都跑活動教室都非常積極。
方濤連著好幾天早上都來活動教室這邊問新一期雜誌的情況,今天總算是給他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