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你來看看這些頭繩,多好看,還不貴。”
白燕在認真挑選著地攤上販賣的頭繩,徐玉卻被旁邊書攤上的一本書吸引了。
這本書是《生化危機》,徐玉之前看過一點這書,因為有段時間這書賣得挺好的。只不過當時她翻看了幾頁,覺得風格有些黑暗,不太適合她就放下了。
之前她覺得於東的名字耳熟,但就是想不起來在哪兒聽過。
這會兒看到《生化危機》,徐玉一下子想起來了,這個《生化危機》的作者好像也叫於東,當時就聽好多人唸叨過這個名字。
徐玉俯身拿起《生化危機》,這書紙質粗糙,印刷模糊,一看就是盜版。不過內容倒是沒錯,跟原版一樣,書名下面寫著作者的名字:於東。
再翻到裡面,有作者的簡介。
“於東:銀河獎、莊重文文學獎獲得者,著有《生化危機》《第二世界》《閉環》《一天》等作品,其中《一天》由好萊塢著名電影改編……”
簡介裡透露的資訊並不算多,都是關於作品的。
不過徐玉還是在最後看到了熟悉的資訊。
“《寡婦之死》由張一謀改編成電影《軟刀》。”
《軟刀》這部電影,徐玉是看過的,當時這部電影看的人還挺多的,她周邊的女同事都看過,反響非常好。
而且……徐玉看了看正在挑頭繩的白燕,白燕當時也看過電影,還看哭了。
只不過當時她們都盯著導演和演員看了,沒人注意原著作者是誰。
這個於東,跟程硯秋她未婚夫是一個人麼?
於東這個名字說起來也挺普通,有重名並不奇怪。作者簡介上也沒說於東的個人資訊,甚至連是男是女,年紀多大都沒寫出來。
乍一看,不會有人覺得這會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再說,程硯秋那未婚夫長得也不像作家。
雖說徐玉不知道作家該長什麼樣,但是潛意識裡就認為作家不該長成程硯秋未婚夫那個樣。
見徐玉好半天不作聲,白燕抬頭看她,“想什麼呢?看書啊?”
“你還記得今天我說硯秋她未婚夫的名字聽起來很耳熟麼?”
“嗯,怎麼了?”
徐玉將手裡的書遞給白燕,指著上面的作者介紹,“你看看。”
白燕帶著疑惑的表情迅速看了一遍,隨後將書塞給徐玉,“不可能,這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再說了,如果真是個大作家,硯秋早就跟我們炫耀了啊。”
“如果是你肯定會炫耀,但是硯秋的性格你不是不知道,她不會炫耀這事的。”
“那也不至於瞞著啊。”
白燕嘟囔了一句,雖然她嘴上說不信,但是心裡還是犯嘀咕。
假如是真的呢?
一旦起了這個念頭,就很難消下去了。
白燕拿著書問書攤老闆,“老闆,這個作者於東,你瞭解麼?”
老闆正在抽菸,瞥了一眼她手裡的書,愛搭不理地說道,“於東嘛,誰不知道,大作家。”
“這……就完了?”
老闆吸了吸鼻子,“這書五塊錢一本。”
徐玉心領神會,掏出五塊給老闆,“我們買了。”
接過錢,老闆換了副笑模樣,“於東啊,這幾年很出名。聽說是個大學老師,年紀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