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一會兒,出去吃飯的人陸續刷完飯盒回來,金陽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叫:“神來一筆!”
“什麼神來一筆?金陽你激動什麼?”
“被你嚇一跳,又在看科幻?”
陳濤也抬頭看向金陽這邊,問:“怎麼了?”
金陽擺擺手,“沒怎麼,你繼續看。”
看見他們兩個的互動,其他人更感興趣了。
他們就覺得最近金陽跟陳濤兩個有些不對勁,這二位以前可是誰都不鳥誰,不知怎麼滴,這段時間卻越走越近。
眼下看這情況,似乎還看的同一本書。
“看的什麼?”有人問。
金陽想了想,將《萌芽》遞給那人,“我正好看完了,你們看會兒吧。”
隨後他又從桌肚裡面掏出兩本《萌芽》來,“要看就從前面開始看,裡面的《致命身份》特別好看。陳濤,我去吃飯了,要不要我把你的飯盒帶回來?”
陳濤擺手,“不用,不用,我很快就看完了。”
“那好,我先去了。”
過了得有二十分鐘,陳濤才匆匆趕到飯堂拿飯盒,金陽已經吃完飯,正等著他。
“看完了?”
陳濤翻了個白眼,“看完了,你這個牲口,看書怎麼這麼快。”
金陽笑道:“不是我看書快,而是你看書慢。你看漫畫看多了,忽然看這麼多字,閱讀速度肯定跟不上我。咱們兩個接受資訊的方式和習慣不同,所以我還是要說,漫畫可以看,不能逮著死看,真地會影響閱讀能力。”
“我就說你還是對漫畫有偏見吧。”
陳濤忿忿說了一句,隨後默默地拿起飯盒吃飯,其實他現在也有些認同金陽的說法。
“結局看完,沒什麼想法?”
陳濤扒了兩口飯,說:“結局確實很出人意料,不過這種安排,總感覺跟推理脫節了,更像是咱們被作者欺騙了。”
“其實也不是,如果你仔細回顧前面的情節就會發現,作者已經在文中暗示了結局。這幾個角色,雖然年紀、身份不同,但是他們有很多共通點。我之前覺得這些共通點是一種隱喻或者象徵表達,但現在看來,這些都是線索,指向結局的線索。”
金陽蹲坐在飯堂前面的臺階上,繼續說道:“這個結局的反轉很有意思,不過我認為這部不應該僅僅注意到結尾反轉和推理部分。它把所有的疑點都匯合到了一起,推向這樣一個結局,其實能更多地引發讀者的思考。人格分裂咱們不瞭解,但是看過之後,我們不禁會想,一個人的身體裡到底藏著多少種人格,這些人格又都受到哪些經歷的影響。還有,這些角色成長過程暴露出很多問題……”
陳濤端著飯盒,眨巴著眼睛,金陽說的這一大串,他聽懂了一些,還有一些聽不太明白。
他以前總覺得金陽這個人愛裝深沉,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其實自己肚子裡也沒二兩貨。但是現在接觸的越來越多他發現,金陽真的比其他同學要更加成熟,知道很多其他同學不知道的東西。
“對了,後面的那個遊戲你看了麼?”
陳濤一愣,“什麼遊戲,還有遊戲?”
“是啊,後面還附上了一個遊戲的玩法,叫做《狼人殺——天黑請閉眼》,我粗略地看了個大概,遊戲流程還挺複雜的,分為好幾輪。”
“我沒注意。”陳濤撓了撓後腦勺,“我看完結局之後就匆匆出來了,急著吃飯,雜誌也給了他們。”
“沒事,回頭咱們研究研究,找幾個人試著玩玩。”
“找幾個人?這遊戲還要很多人?”
“上面說是初級版的,也要八個人。”
“那高階版不是要更多?”
“誰知道呢。”
……
因為結局要出來了,所以這一期的《萌芽》關注度很高,金藝門口書攤老闆進的二十本賣了個乾淨,還有人沒有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