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濤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對於科幻小說卻有著自己的見解。科幻小說的種類和方向有很多,不僅僅要向讀者們展現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更需要做的是對未來和宇宙的追索。
而像《一天》這樣,對未來和宇宙追索更少,對人性探尋更多的小說,方濤也喜歡。
但是他又不希望《一天》這樣的小說成為《科幻世界》的主流,那樣一來科幻世界很快就會失去特色,然後褪去科幻的色彩。
其實讀完《一天》之後,方濤腦海中還想到了另外一本書,就是老舍的《貓城》,兩篇小說雖然講的東西不一樣,但是型別卻相似。
可能《貓城》的科幻外殼還要更厚一些。
雜誌社把“一天”兩個字放這麼大,會不會是釋放某種訊號?還是說上面又出了什麼政策,科幻要遭受打擊,雜誌社無奈要改路線?
好多問題都盤旋在方濤的腦海中,讓他已經無心再看同期的其他小說。
“濤哥,看得怎麼樣了?”
方濤正發呆的時候,朱福先從背後過來拍了拍他肩膀。
看到朱福先笑嘻嘻的一張臉,方濤暫時把腦海中的問題放下,揶揄起朱福先:“我說你一個倒數第二順位的人急個什麼勁,人家排第二的李想還沒過來催呢。”
朱福先面色一正,“濤哥此言差矣,我就是排得靠後才急啊。你們這每個人都耽誤一些,到我這就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人家李想是不用急,反正我們幾個都在他後面呢。”
還別說,朱福先說的挺有道理。
這次也確實不一樣,排隊的人比往常多了,輪在後面的要排很久。
想了會兒,方濤說道,“你別急,晚上放學後大家先別回家,我讓你們都能看到。”
“真的?”
“真的。”
……
傍晚,操場邊上,七個學生在路沿上坐了一排。
“濤哥,真的撕?”
“撕。”
“要不我們再去買一本吧。”
“你有錢?下一期《花城》不買了?《十月》不買了?撕吧。”
朱福先咬了咬牙,閉著眼睛手上一用力。
撕拉——
《科幻世界》被撕開了。
這就是方濤想出來的辦法,這樣化整為零,就能讓大家一起都能看到。
他拿著保留完整的書皮,看了看忙著看書的其他人,又抬頭看了看西邊的天空。雲層裡透出來的霞光照在他們頭頂的大樹上,原本已經變黃的葉子暈了一層緋紅。
一陣清風吹過,就能把樹葉從枝椏上摘下,然後飄飄搖搖地落在地上,落在他們腳下。
……
於東也去買了一本《科幻世界》。
他本來想著雜誌社能把樣刊提前寄來,不過等到雜誌社進了書攤,樣刊的影子他也沒看到。
現在《科幻世界》的封面很土,至少在於東看來是這樣的。底色是白色,然後左上角和下面四分之一的版面放了兩張土不啦嘰的圖片,中間的空白處寫了時間、作品名以及一行“本刊榮獲世界科幻協會最佳科幻期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