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也就一刻鐘,於東收拾好過來,畢飛雨卻不願下桌了。
“我再玩會兒。”
於東一臉莫名其妙地看著其他三個人,“什麼情況這是,這才十幾分鍾時間,他鬼附身啦。”
馮明笑呵呵地說道:“你當這小子不打牌?他算牌精著呢,就是之前運氣一直不好,老是抓到爛牌不想打了。你走的這會兒,他運氣忽然來了,當然捨不得下桌了。”
“嘁。”於東嘁了一聲,表達了對畢飛雨的鄙視。
這小子一直裝腔作勢,還以為他不打牌,沒想到也是老牌司。
不過這樣也好,這次過後,馮明他們再找他打牌,他怕是推脫不掉了,於東也可以歇一歇。
“加油,好好幹。”於東拍了拍畢飛雨的肩膀,轉身回了自己屋。
屋裡一個月沒住人,也該做做衛生了。
……
哈羅德這幾天雖然比較閒,但是內心一直很緊張,因為《土撥鼠之日》即將上映。
他現在有些後悔,當時沒有用《一天》這個同名。
定名字的時候,於東的《生化危機》還沒有出來,哈羅德覺得《一天》這個名字用了也帶來不了什麼人氣,反而是《土撥鼠之日》正好能夠迎合北美當地的觀眾。
沒想到後來於東竟然出了一本暢銷書《生化危機》,據說現在銷量已經破七十萬,最終破百萬完全是能夠確定的事情了。
一部銷量百萬的暢銷書,所帶來的影響可不能小視。
所以哈羅德為了補救,這半個多月來一直都在讓公司改宣傳方案,把《土撥鼠之日》跟《生化危機》關聯到一起去。
甚至有些宣傳帶有強烈的誤導性,一部分讀者不認真看,還以為《土撥鼠之日》是《生化危機》的電影版。
二月份的檔期並不好,不過也有個好處,那就是同期沒有其他強勢的電影跟他們爭票房,所以預算一千多萬的《土撥鼠之日》基本上應該是能夠拿下週冠和月冠。
不過哈羅德現在想的根本不是周冠和月冠,他希望電影能夠在年票房榜上爭得一席之位,即便拿不到前幾名,也要爭個前十。
今年的票房冠軍大家幾乎已經可以確定是哪部電影了。
投資了四千多萬,斯皮爾伯格的最新力作《侏羅紀公園》,還沒開拍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就算電影拍得再爛,以斯皮爾伯格的名氣和電影的宣發,票房也不會差。
還有一件事情讓哈羅德覺得可惜,電影釋出會本來是要邀請於東過來參加的,不過當時於東正在家過中國那邊的新年,抽不出時間過來。
但是總得來說,哈羅德覺得自己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自己當時只不過花了九萬美金而已,現在光是一個“生化危機作者處女作改編電影”的噱頭就可能為他帶來數以百倍的價值。
當然,《一天》其實不是於東的處女作,但是誰會管呢?
“一切,就等2月12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