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當晚,吃過晚飯後,於東一家串了會門子就回家看春晚了。
外面煙花燦如飛星,電視機聲音不開大點都聽不到。
因為前幾年上滬放煙花出過大事故,所以這幾年本市一直嘗試對煙花炮竹進行管控,幾年下來,用了不少招。
之前直接一刀切,規定環內不準出現煙花炮竹,還實行責任制,統一管控。
不過條例一出,上滬物議沸騰,民眾認為都放了這麼些年,已經是多少代的傳統了,哪能說不放就不放,大不了放的時候小心點就好。
今年市政府抵抗不住壓力,政策放寬,之前禁放的地區又改成限時燃放。
不過這些政策對吉旺鎮這邊沒什麼影響,這裡算是農村,政府對煙花炮竹的管控也到不了這邊。
許家今年也買了兩桶“高升”,一桶吃完晚飯後放過了,另一桶準備留在元宵節再放。
聽著外面的煙花炮竹聲,秦芳嘖嘴道:“等什麼時候兒子你把媳婦帶回來,我也去買個十桶八桶的回來放個夠。”
許漢聲看著電視,笑呵呵地說道:“有這錢買什麼煙花炮竹,去買點好吃好喝的不好嘛。這煙花炮竹,不就看個亮,聽個響。外面家家戶戶都在放,亮也看到,響也聽到。”
“照你這麼說,咱們每天出門披塊破布就行了,反正自己穿的衣服自己還看不到。要是都是你這麼想,這天底下還能聽到炮竹聲麼……”
秦芳正說著,家裡的電話又響了起來,她離得近,起身進屋去接。
許漢聲見自己老婆進屋,小聲跟於東說:“兒子,別聽你媽的,留這錢給物件買點衣服、首飾什麼的,她穿著戴著的時候都能想起來你的好。這煙花炮竹,聽個響就完了,不持久。”
於東笑道:“幾桶煙花的錢就能買衣服買首飾啦?”
“首飾買不了,衣服還是沒問題的。再說了,什麼叫集腋成裘,聚少成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萬丈高樓……”
於東挑著眉毛打斷父親的話:“爸,你這最近一段時間怎麼說起話來老是掉書袋。”
許漢聲哈哈一笑:“這不是老跟別人介紹你是大作家嘛,我這自己也要充實充實才行。”
“呦,小品來了。”
熬過了一段時間的歌舞戲劇,許漢聲早就看得無聊透頂,正好來個小品,立馬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
等到一段小品看完,秦芳還在屋裡沒出來,許漢聲嘀咕道:“這是接了誰的電話,怎麼聊不完了呢?”
“說不定是她那些平時玩得好的好姐妹吧。”於東不以為意地說道。
許漢聲搖了搖頭,“絕無可能,她那些姐妹平時都見得著,而且她們一個一個比你媽還摳搜,電話費能捨得麼?我去聽聽。”
這邊許漢聲剛站起來,秦芳就在屋裡喊:“兒子,小程找你。”
於東一拍腦袋,起身跑進了屋,秦芳正拿著電話跟對面說:“小程啊,有時間到上滬來玩呀,阿姨做紅燒肉給你吃,於東他來了,我把電話給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