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浮在湖面上,將外面的世界變得朦朦朧朧,稍遠一點的景色都看不清楚。電視劇中,仙子游船,也不過就是這景色了。
不過水汽能擋得住光線,卻擋不住聲音,岸邊不知是誰人在撫笛,悠揚而不知名的曲子迴盪在玄武湖的兩岸中,為這仙境又加了層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
“好像是蔡老師。”
程硯秋聽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蔡老師?”
“嗯,音樂學院的蔡靜民老師。”
“這你都能聽出來?”於東一臉詫異,“難道這曲子是他寫的?”
程硯秋撩起耳邊的頭髮笑了起來,“這首曲子叫《鷓鴣飛》,很久以前就有了,只不過蔡老師改成了新笛版。整個金陵,能把這個版本的《鷓鴣飛》演奏到這個水準的,只有蔡老師一個。”
“什麼是新笛?”
“新笛是……”
程硯秋又跟於東解釋什麼是新笛,隨後又跟他說了說蔡老師這個人。
於東聽得直點頭,也直髮懵。
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在音樂這塊,他跟程硯秋差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
“你會吹笛子麼?”
“會一點。”
“一點是多少?”
“我主修鋼琴,輔修竹笛和大提琴,還算可以吧,跟蔡老師還有差距。”
於東感覺,程硯秋說到音樂時,之前的那股高傲勁又起來了。她雖然嘴上說跟蔡老師還有差距,但是她卻將自己跟蔡老師做了對比,可想而知她如何的自信。
“你主修鋼琴,為什麼教聲樂?我們學校也有鋼琴專業啊。”
“因為我喜歡唱歌啊。”程硯秋笑著說道。
這個理由於東無法反駁。
而且程硯秋唱歌確實很好聽,至少流行唱法這塊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我大學時也試圖學過樂器,不過試了好幾樣,最終放棄了。”於東說道。
程硯秋好奇問道:“你試了哪幾樣?”
“鋼琴,古箏,揚琴。”
“這幾樣都不容易啊,你應該從一些簡單的樂器入手。”
“比如呢?”
“鑔。”
於東翻了個白眼,雖然他樂理不通,但是鑔這種樂器他還真知道,而且還玩過。
當年高中時他們班要組建一個樂團,因為人手不夠所以拉著他去湊人數,當時他用的樂器就是鑔。
就是兩片銅鑼,演奏時撞擊在一起發出聲音,除了節奏,只要記住強弱就行。
於東還記得當時記得口訣是“強強強弱弱強強弱”。
然後迴圈往復,貫穿整個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