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好吹牛,但是有時候人們也分不清楚他到底是吹牛還是說的實話。
特別是最近幾年,王碩實在是太火了。
火到什麼地步?
他的小說一寫出來,就有主流刊物給他發表,《收穫》、《鐘山》、《當代》、《人民文學》、《花城》等等這些叫得上名字的刊物都發表過他的小說,而且往往不止一篇。
而根據他小說改編,或者乾脆是他自己主筆寫劇本的影視劇,短短几年的時間,數都數不過來。
尤其是前年開播的《渴望》更是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還一舉創造了電視劇收率記錄。
還有即將開播的大陸第一部電視情景喜劇《編輯部的故事》,也是萬眾矚目。
而且於東知道,《編輯部的故事》一經開播就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也讓當時不怎麼出名的葛悠一舉成名,還憑藉李冬寶一角獲得金鷹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這幾年,雖然主流文學界對王碩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在演藝圈中,他卻像是神一般的存在,好像哪個跟他搭上邊都能火。
至於主流文學界的那些聲音——文學到底有沒有主流這個問題誰也沒辦法確定。
如果要有主流,那誰算是主流?
話又說回來了,這幾年文學界又變得有些古怪,作家們都想當主流,但是大部分人又不承認自己是主流。
一邊暗暗標榜自己是主流,可一旦被別人說是主流,又有些不開心。
為什麼不開心?
因為文學要標新立異,要有個人特色呀,要是太過主流那還叫文學麼?
在於東看來,王碩的作品應該是不太嚴肅的嚴肅文學,再加上點不太純的純文學。
這話不是貶義,而是說王碩的作品很有“破傳統”的意義。
“我算什麼文化人?”
吃飯的時候,不知道聊到什麼讓王碩心有所感,冒出來這麼一句。
程永興似笑非笑地說道,“王碩你說你自己不是文化人,其實也是假謙虛,而且還十分狡猾。”
王碩沒說話,叼著煙看程永興,後者繼續說道,“你們別被他騙了,這是他的慣用伎倆,先把自己標成流氓,然後誰要惹他,他就能理所應當,毫無心理負擔地跟人起罵戰。雙方你來我往地罵起來,對方就陷入他的陷阱當中。反正他自詡流氓,罵人實在是天經地義,而對方跟他對罵,就立馬從高高的文化人高臺跌落下來,最後摔死摔殘的還是別人。”
“真行,我自己都沒想這麼多,可見你有多陰險。”王碩笑眯眯地說上一句,卻也沒有繼續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