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
一輛中型客車,正在駛向山村的顛簸道路上。
去往山村的路曲折、蜿蜒,每次透過那彎曲的道路,總是讓人驚心動魄。
沒辦法,這山裡的道路就是如此,難進難出。
山裡人想出來,需要透過這山路,山外的人想進去,也要透過這山路。
但是,每次透過這山路,總像是從鬼門關走一遭。
天氣惡劣時,這山路還可能遇到塌方、泥石流,時間長了,山裡人不想出來,山外人也不想進去。
這山中的村落變得與世隔絕,與山外的交流也少了許多。
而正在這行駛的客車裡,一位少年身穿簡樸卻頗為乾淨的運動服,坐在這客車的狹窄座位上,蜷縮著雙腿。
手裡捧著一本紅色的書,大小和字典差不多。
這本書四角已經卷起,泛黃的書頁,不禁讓人感覺有些個年份。
這名少年對這本書如奉至寶,細細品讀。
“哦?看不出來年紀輕輕也喜歡看這本書啊?”
少年旁邊,一名中年大叔見到那本書後說道。
中型巴士那嘈雜的聲音,影響著話聲地傳遞,在這巴士上稀稀拉拉的僅有幾人。
少年抬頭,看向身邊的這位中年大叔。
從這名中年大叔身上,少年感受到鄉村的氣息,在那衣著雖然已經洗的很乾淨,但還是有些沒洗淨的泥土。
腳上穿著綠色小黃牛膠鞋,這鞋子少年在軍訓的時候也穿過。
鞋底硬的很,穿這鞋子還不如不穿,走在路上那回震,弄得腳底板生疼。
當初為了應付這讓人難以忍耐的疼痛,不少人還在鞋底塞了不少衛生巾。
從這身打扮上,少年感受到這名中年大叔所散發的質樸、純真、勤勞。
少年沉默了一會兒,悻悻地點了點頭,將書放進了揹包裡。
“看來你很愛惜這本書?”
“嗯!這是我父親給我的。”
少年靦腆地對著中年大叔說道。
“看來你父親也是一位愛國的人,這本偉人的書是他給我們留下的寶貝,老一輩人天天捧在手裡,那可是喜歡的不得了。”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父親將這本書給我,千叮嚀萬囑咐,讓我好好看看。”
“也是,偉人的思想留了下來,有你父親這樣的人,再有你這樣的青年,何愁傳承無法延續。”
少年撓了撓頭,聽著中年大叔的說法,有些不好意思。
“哎~別不好意思,俺雖然大字不是幾個,但還是知道能看懂這本書的都是文化人,愛看這本書的都是心懷夢想的人,這一點俺還是知道的。”
中年男子見少年太過靦腆,找著話題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
在這透過山村的道路,漫長且枯燥,要是無事發生,大部分還是在睡覺,以此來應付在這種無聊的路途。
回頭看看,這些人身上揣著疲憊,半睜半眯地“養神”。
“對了年輕人,看你不像是這本地人。怎麼?去山裡看親戚?”
中年大叔向少年問道,看來這中年大叔也是心細之人,從少年身上看出了不是本地人。
“不是。”
“哦?那是來這山裡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