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報數!”
“一、二、三、四……”
“報告將軍!內務整理完畢!請檢視!”王峰大聲稟報道。
艦船上沒在工位的水兵都集合了,軍容嚴整威勢赫赫,著實把駑狸等人看楞了,而駑獁心中則帶有隱隱約約的興奮——原來還可以如此這般!
他似乎明白了什麼,又一下子想不起來,乾脆就暫時放下不想了。
王峰按照張曉琿事前的吩咐在土著人面前操作一番,他也不明白將軍為何費這許多事在這些土著人身上,此前他們在哪馬六甲海峽滅了一批海寇以後威名遠揚,艦隊停靠在蒲羅中……現在叫星島了,休整時,當地的土著首領紛紛主動求見送錢送物,表示願意臣服大乾,還要以臣子之名到大乾覲見皇上。
笑話,即便那些土著跟這些比起來穿上了衣裳,但皇上是什麼人都能見著的麼?
“不錯,解散,各回原位。”張曉琿說道。
“是!解散!”
士兵們散開後,駑獁等人才開始注意到甲板上那個黑乎乎的大臺子上的圓筒。
他們好奇地摸著那圓筒表面,上船後便發現這巨船上什麼都大,除了這座圓臺,還有另一個直立的巨大的圓筒。
張曉琿親自給駑獁等人做講解,不然怎麼辦?只有他會講土著話,隨著他的講解,土著們臉上的好奇神色變成了敬畏之色,因為張曉琿在講解過程中也把這幾次海戰描述了出來。
而王峰一直陪在張曉琿身邊,對他會講土著話簡直好奇得不行,將軍實在是天縱之才,明明生長在北地邊疆,離此地萬里之遙都不止,竟然能與這些土著人聊得有來有往的。
“這是我華夏大乾天朝所建造的無敵戰艦,它們屬於所有的華夏子民,也包括咱們部落裡的所有人。”參觀結束後張曉琿用這一句話做總結。
“真的嗎?也屬於我嗎?”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大聲問道,他和大多數土著男孩一樣眼神閃亮。
他實在是太喜歡這巨船了,而這個艦隊有很多這樣的鉅艦!
“肯定是的。”張曉琿說道。
民族自豪感要從小塑造,只要文明本身足夠強大,自然會有許多人想要主動成為其中的一員。
“那麼,我可以像你一樣在艦船上遠航嗎?”小男孩又問。
“華夏子民有很多,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在艦船上遠航,只有最勇敢的戰士才有資格入選,你當然也有機會,再一個,不同地方的華夏子民說的話語不一樣,為了讓大家在艦船上可以互相理解,也要先學會說天朝官話,認識天朝的文字。”張曉琿說道。
因為這個時空跟上一個時空已經不太一樣,不光是華夏本土,周邊的政權也都有所改變,比如南邵和蒲甘,他這次下南洋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查清楚南洋這幾座大島上的各種情況。
上一個時空這些島嶼的民眾說著類似的語言,在蘇門答臘島上也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社會形態,但是一直都沒有文字,而直到阿拉伯地區興起的***教傳過來之前,島民在十三世紀到十四世紀大多信奉印度教和佛教。
然而早在十一世紀初就已經有大批阿拉伯商人由海路到了蘇門答臘地區定居下來,在十三世紀後期建立了第一個***教王國,此後人們不斷興建清真寺和***學校教授唸誦《古蘭經》,對傳播***教起到了很大作用。
也就在同一時間蘇門答臘地區出現了以阿拉伯字母書寫當地語言的爪夷文,而***教也透過信奉***教王國的逐漸強大,征服影響馬六甲海峽兩岸原本信奉佛教和印度教的地區,最終完成了整片區域的***化。
這也是皇帝之所以讓張曉琿組建海軍下南洋巡視的原因之一,文化陣地一旦丟失就很難再搶回來,更何況從來沒有佔領過。
為了更好地向這些化外之地傳播華夏文明,禮部還按照現代的簡化版漢字編寫了一版拼音字典。
現代網際網路社會已經表明了地球上哪種文明的語言文字使用人數最多,哪種文明便掌握了話語權,教員他老人家也教導我們,“輿論陣地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去佔領”,而漢字作為象形表意文字,文字本身就已經自帶華夏文明的資訊。
“我是部落裡最勇敢的,就是我……不會華夏官話和字,你可以教我嗎?”小男孩說道。
“我也勇敢。”“我也是。”大大小小的男孩紛紛喊道。
張曉琿等他們喊停了才說道:“年滿十五歲才能參加海軍艦隊的挑選,你們可以在這之前學會天朝官話和文字,我不能教你們,很快天朝就會派先生過來了。”
他只能做這麼多鋪墊了,具體執行還是要由朝廷操辦,不過他相信老皇帝比他還著急。
土著人依依不捨地下了艦船,有兩個小孩不願走,哇哇大哭著被自家老爹強行抱下繩梯,所有的男孩們從此心中都有一個信念——成為華夏大乾天朝海軍的一員。
因為參觀了海軍戰艦,大夥對待到部落用餐的張曉琿一行態度又不一樣了,從原先的敬重帶著戒備轉換成了敬重中透著親近,表現在用餐時許多男人圍坐在張曉琿和陸戰隊員們的身後,之所以他們坐在張曉琿的身後,是因為張曉琿等人身邊坐著部落裡的女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