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衛靖也低估了北胡王庭對張曉瑛的重視程度,在離王庭還有好幾裡地遠的地方,王太妃已經在翹首以盼,跟她一起出現的各大小部族的男女老幼們也都翹首以盼,路兩邊擠滿了長長的人群。
他們接到張曉瑛的位置離王庭也就是快馬半天的路程了,因此張曉瑛也就不坐車了,跟著衛靖穆多爾騎馬,在太陽快西沉前跟王太妃會了面。
王太妃看起來比兩年前老了許多,鬢邊甚至有了白髮,顯然穆多爾做了汗位並沒有給她帶來更多的幸福感,反而是壓力更大了。
她站在人群之前,遠遠看著張曉瑛靠近,殷殷切切特別像張曉瑛在現代的奶奶站在村口等他們的樣子,張曉瑛心中一酸,在馬上喊道:“阿姆!”就想要翻下馬來。
“慢些!慢些!”王太妃也大聲應道,怕她摔跤提醒她,她一眼就看出張曉瑛騎馬的技術不行。
穆多爾也知道張曉瑛的技術不行,所以他發現她要下馬後就快一步翻身下馬把她接下來,自從他接上張曉瑛後他們倆就一直並排騎在最前面,穆多爾的衛隊把他們圍在中間,連蕭十二都被排擠出去,更不用說衛靖了。
沒辦法,誰讓張曉瑛現在是北胡的公主了呢?人家要保護自己的公主自然沒有大乾護衛什麼事。
初來咋到,他們也不好跟穆多爾爭執,而且這樣還會讓張曉瑛處於兩難之中,蕭十二等人只能是緊隨左右兩側,反正草原上路也寬,路旁也只是草地。
張曉瑛下了馬就要給王太妃行禮,王太妃一把攬過她抱在懷裡說道:“好孩子,阿姆做夢都想有這一日。”
她自然是清楚張曉瑛不可能到北胡生活的,人家親爹孃都在,她只是希望張曉瑛能親自到王庭一次,她好有機會像真正的母親那樣跟她相處。
王太妃身材高大,不然當時也不會張曉瑛跟兩個壯年女子都抬不動她,她的懷抱溫暖又安心,張曉瑛把頭埋在她懷裡也回抱著她說道:“阿姆,堇蘭也做夢都想到王庭來呢!”
這夢從現代做到古代,而且現代還不敢做到遊牧民族王庭的夢,那會草原上哪裡還有什麼王庭,有的只是一個個營造出來的景點影視城罷了。
兩人抱了好一會才分開,王太妃上下端詳張曉瑛說道:“我的堇蘭長大了,也更好看了,就是趕路辛苦給累的不輕啊!”
“累點也值得。”張曉瑛微微笑著說道。
“來,你騎馬累著了,咱們坐車。”
王太妃拉著張曉瑛的手上了一輛只有一個圓弧頂的馬車,馬車四面都沒有遮擋,只有四根柱子頂起車頂,車頂四周垂下半尺長的金色流蘇,顯示出坐這輛車的人的尊貴身份,拉車的是兩匹神駿的高頭大馬,分別由兩名馬伕牽著。
張曉瑛跟著王太妃坐在馬車鋪著金色軟墊的坐凳上,馬車還沒開動,路兩旁的民眾紛紛下跪高呼:“恭迎堇蘭公主北歸。”
他們不像穆多爾的護衛那般喊的整齊,但是重在真心誠意,透過在鄴城見過接觸過張曉瑛的人回來的敘說,王庭的牧民們都知曉他們這位堇蘭公主醫術高明又善心,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也聽聞了最近草原上蘭旗的傳聞,現在發現那個傳聞中的堇蘭姑娘其實就是他們的堇蘭公主,對張曉瑛也就更喜愛了。
瞧瞧,堇蘭公主對著我笑呢!她笑得可真好看啊!
在張曉瑛揮著手經過他們面前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有這種感覺,但是張曉瑛其實挺尷尬的,畢竟是第一次作為主角被人圍觀,雖然以前她有登臺表演的經驗,但那些時候臺上不止她一個人,更重要的是,臺下一片黑乎乎也沒人跟你互動,你完全可以把臺下的觀眾都當成空氣啊!
可現在路兩旁都是喜悅熱情的問候和眼光,張曉瑛一邊故作淡定地回應著,一邊忐忑不安地盼著這歡迎的隊伍別太長。
但是她再不自在也不能說不接受牧民們的禮拜,畢竟她現在不僅僅是大乾的張曉瑛,更是北胡公主,代表的是北胡王庭的尊嚴。
在張曉瑛覺得自己臉上的肌肉開始僵硬的時候,遠遠看到了前方兩座石頭砌成的兩座相對的圓臺,圓臺有三米高,直徑由上往下減少,臺上分別豎著三根黑乎乎的柱子,柱頂雕成了鷹頭,在對著入口方向的圓臺一側掛著巨大的雄性麋鹿的頭骨,頭骨上還保留著美麗的鹿角,鹿角的兩邊圍著一溜羊的頭骨。
兩座圓臺後是兩根不知是什麼材質的物品雕成了巨大的也不知牛角還是羊角在上空交叉,組成了一座象徵著門的建築,這兩座圓臺和角門帶著強烈獨特的氣息迎面撲來,張力滿滿,張曉瑛又一次感受到了牧民歌聲中那種神秘的遠古資訊。
“哇!”她忍不住驚歎道,眼神也被這圓臺上隨處可見畫在石頭上的圖畫吸引,那圖畫內容遠遠看去豐富多彩,有圍在火堆邊一起跳舞的人群,有騎著馬舉著長槍的騎士,有蹲下來擠奶的女人,還有趕著羊群的孩童,還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動物形象。
張曉瑛馬上意識到這根本就是一座記錄了草原少數民族生存發展過程的一座珍貴的寶庫,特別是早年的發展過程,如果是在現代早就搭好棚保護起來了。
張曉瑛只恨自己眼睛不夠用,加上車子也很快透過了圓臺和角門,只覺得意猶未盡,王太妃看她喜歡很是欣慰,安慰她道:“等你歇好了再來看也不遲,到時阿姆給你說說這些石頭上的故事。”
“好!我可愛聽故事了。”張曉瑛說道。
這些故事其實就是遊牧民族口口相傳的歷史,近代以前只有中國有著嚴密規範的信史記錄,而且這樣的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說是華夏的老祖宗覺得自己那麼牛逼不能不讓子孫後代們記住,當然他們最後也沒想到被記住的更多是各種糗事罷了。總之不管好事糗事,華夏的老祖宗們希望他的子孫後代可以學習自己牛逼的地方,儘量避過自己踩過的坑,因此對歷史的記錄都儘可能嚴謹寫實,像這樣口口相傳的歷史傳著傳著就失真了,很容易就成了神話。
當然現代確實也有真把神話故事當成歷史的,據說還挖出了故事裡的遺址,神奇的不行。
張曉瑛決定聽王妃講故事時給她錄個音,沒事的時候整理出來,留存到以後就是珍貴的史料了。
北胡王庭與其說是聚居地,不如說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營盤,王帳位於這個營盤的中心,四周遠遠地散佈著由大到小的氈帳,氈帳裡住著的人的身份高低可以透過跟王帳的距離推測出來,離王帳越遠的人身份越低,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就是衛隊的護衛和侍女們。
營盤周圍還分佈著好些木頭架設的高臺,高臺上站著執勤計程車兵,可以觀察到四周的動向。
張曉瑛住在王太妃隔壁的氈帳裡,也是一個帶著金錐的白色穹頂的大帳,裡面一共三十平米左右,用布簾分隔成了睡眠區,用餐會客區,更衣區,還有一處類似書房的區域,用餐會客區的桌椅碗筷跟鄴城的風格類似,可以看得出來佈置得很用心了。
王太妃親自帶著張曉瑛到她的穹帳,張曉瑛好奇地這裡看看那裡看看,還伸手去扒拉想看看氈帳的牆壁是怎麼固定的,王太妃一直笑咪咪地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