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瑛跟羅思維到了羅夫人所在的店鋪,店鋪的位置就是在黔中府這條她們一路走來的最熱鬧的街上。
羅夫人正在看工匠打製櫃檯,這個鋪面不大,是把原本的鋪子隔出三分之一來使用,畢竟黔中府的消費能力遠遠不能跟京城來比。
“你看看又瘦了。”羅夫人心疼地握著張曉瑛的手說道。
“軍營裡的飯食實在難吃,倒不是有多辛苦。”張曉瑛答道。
雖然衛靖給她開了小灶,但那些燜慣了大鍋菜的伙伕們又哪裡能做出什麼好菜來呢?
“還是辛苦啊!要不怎麼會腳都起泡了呢?咱們這地方行路太難了,若是可以通火車就好了。”羅夫人說道。
“通高鐵更好,我走的那麼多天的路不到兩刻鐘就走完了。”張曉瑛笑道。
“真是難為你了。”羅夫人說道。
“我習慣了,竟然習慣了。”張曉瑛說道,自己也覺得神奇,不知道為啥就不覺得苦了。
“習慣了就好。”羅夫人說道。
“真難以想象,不到兩刻鐘走完這麼遠的路,咱們從府裡走到店鋪都不止兩刻鐘呢!”羅思維說道。
“所以還是你好,就當成天書奇譚一樣聽了。”張曉瑛打趣她。
“可不就是,若我是你哭也得哭死了。”羅思維說道。
“瞎說,跟著爹孃哥哥一起哪用哭。”羅夫人說道。
“也是哭過的,後來太忙就沒空哭了。”張曉瑛老實說道。
看過了店鋪三人一起回了羅夫人的住所,這裡比較安靜,護衛們也不用跟著那麼緊,給羅夫人母女倆拍了各種獨照合照後就到了午飯時間,羅夫人又帶著張曉瑛到了黔中府最具特色的飯館子吃真正的酸湯魚。
貴州本來就是酸湯魚的發源地,這時候也已經做得很美味了,甚至不同的少數民族的酸菜魚都各有不同。
“原來這才是酸湯魚真正的味道啊!”張曉瑛感慨,她家做的酸湯魚多少還是差了點。
“咱這有句話叫’做不來酸湯嫁不了人’,你家裡做的也很好了。”羅思維安慰她道。
護衛們在這吃到張府的特色菜餚也很意外,覺得小張大夫真是見多識廣,連這邊疆之地的菜餚都曉得怎麼做。
吃完飯羅夫人繼續忙去了,羅思維陪著張曉瑛逛黔中府,晚上羅夫人在家宴請張曉琿兄妹倆,他們明天就回京城了。
張曉瑛就當成來旅遊一趟,不出意外她這輩子應該都不會來黔中府了,所以現在能逛就好好逛個遍。
她看到了真正古代的鼓樓,圓錐狀的六角樓古香古色,一共十一層高,不用一釘一卯,所用的柱子她倆合抱也抱不過,張曉瑛繞著走了好幾圈。
“怎麼蓋的,太厲害了。”她嘴裡感嘆。
“聽說是我祖上請人來蓋的,把能找到的能工巧匠都請來了,可惜你回京城太快了,不然多過幾日就是歌圩,熱鬧得很。”羅思維說道。
“是哦,要不我就不走了。”張曉瑛斟酌著。
“曉琿不會同意你自己留下來的,我聽說漢地的習俗未婚女子也不能單獨在外留宿。”羅思維說道。
“我哪裡是獨自?不是有那麼多護衛。”張曉瑛說道。
“你沒帶嬤嬤,也沒帶侍女,沒有親人一起,就算單獨了。”羅思維說道。
“麻煩。”張曉瑛抱怨。
兩人邊走邊逛,張曉瑛在腳上長泡磨破的地方貼了兩層創可貼,基本感覺不到疼,也就不騎小毛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