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有心有慼慼,張德源卻是無比安心。
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媳婦在他赴考的日子生產,就算有閨女在可以最大限度保住母子平安,但是沒有自己的陪伴和按揉,媳婦定然是要多吃不少苦頭的。
如今雖然兒子也不在京中,家裡只剩三個女主人,但好在一切都安排妥了,莊稼們也都如數種下。
心定了,考試時才能專注解答,而且他也不像張大有以為的那般全心投入到莊稼上,晚上黑乎乎的吃過飯只能在書房學習,他一家都沒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晚都要學習起碼兩個小時才上床歇息。
現代高考可以透過不停刷題提高分數,但科舉主要還是得靠著日常積累,那要說積累只怕大乾也沒誰比張德源積累得更多了,相當於多積累了上千年。
而且他也不追求一甲,只要不在三甲就行了,不然日後他就得永遠是張小將軍和安平縣主的爹了。
在這樣的心態下,張德源悠然走在前往貢院的街道上,跟旁邊的考生比起來顯得很是淡然自在。
因為天氣轉暖,又就在自家不遠處考試,閨女和媳婦都不像他上次到真定府赴考那次那麼緊張重視,媳婦如今心思都在一對小兒子身上,自己去跟她道別時還趕人:“快走吧!別把兒子吵醒了,考得咋樣就咋樣,別太有壓力。”
閨女也一樣,送自己出府門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考不好也沒事,咱家現在不缺您上班的俸祿了。”
既然家裡人對他完全沒有任何期待,那他也就輕鬆上陣了。
~~~~~~
目送老爹的車拐出衚衕後,張曉瑛轉身往西府過去,以前只有蕭十二會亦步亦趨跟著她,哥哥走的那天老皇帝又派了三個蕭衛過來,雖然蕭十二有人輪替,但是隻要出了東府他仍然緊跟著張曉瑛。
所以張曉瑛現在出門就有兩個蕭衛跟著,如果坐車去得遠四個蕭衛就都跟著,張曉瑛覺得自己簡直就像運鈔車似的,明晃晃告訴心懷不軌之徒,來啊!這車裡的人值大錢。
於是她提議他們換一身普通衣裳別讓人家看出來他們的身份,可是蕭衛們表示很為難,他們不是暗衛,這身衣裳是不能隨意換的,連蕭十二的衣裳也都一直是蕭衛的制服。
張曉瑛也無可奈何,只能儘量減少出門,哥哥說了,老皇帝心裡想的是治瘧疾的藥,只要成功把青蒿素製成了,這三名蕭衛也就回去了。
西府現在又多了馬道長和他的三個徒弟住著,張曉瑛把其中一座院子拿來當成實驗室,她讓玻璃工坊先把大塊玻璃製出來,準備第一批就給實驗室安裝上,不然光線不足觀察不清楚容易出現判斷誤差影響實驗過程。
有了馬道長他們的幫助,比如燒製氧化錳這類的活,張曉瑛相信自己的玻璃工坊可以燒製出手工業時代最好的玻璃,完全可以達到最初級的光學玻璃的標準,像眼鏡這樣的物品就可以在大乾出現了,隨之出現的還有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等等。
馬道長跟他的徒兒們對那套化學自學叢書愛不釋手,也像太學的先生那樣每個人都動手抄書,古人還是很習慣抄書的,畢竟買一本書太貴,抄好後就把原始本還給張曉瑛。
書裡的內容有看不懂的就會請教張曉瑛,畢竟裡面有拉丁字母化學式之類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東西。
身為一名最好的醫科大學的醫學生,張曉瑛的化學當然非常好,總是可以把這些知識三言兩語就解釋得很是透徹。
玻璃工坊已經開工,但因為老媽剛生產,家裡老爹也不在,張曉瑛也不放心出門,好在現在嚴明昊已經從拼音教學中脫身出來了。
學了這麼許久,來得最晚的衛國公府的兒孫和蕭元燦已經把拼音掌握得滾瓜爛熟,給別人當老師都行了,所以玻璃工坊這攤子事就先交給他,財務交給孫曉芸。
孫曉芸奚曉苒一直跟著陳靈秀學習現代財務制度,雖然是最初級階段的,但也足夠她們使用了。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張曉瑛讓衛五六去多買三匹馬,衛五六去衛國公府的馬場請馬官去幫忙選馬,剛好衛國公也在馬場,大手一揮:“外面的馬哪裡有咱們自己家的好。”
衛國公府作為大乾實力最強的豪門,府裡的馬自然也是力保品質最優,有專門的馬官到各地去尋找優質種馬送回京城,行程甚至遠至大宛。
衛國公親自看著馬官選了三匹上等好馬,聽衛五六說張曉瑛不愛騎馬,又特地多選了一匹剛斷奶沒多久的小馬駒讓他一起帶去張府,擺明了就是為了引起張曉瑛對騎馬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