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後張曉瑛馬上進了房車把印表機搬到卡座桌面上,跟膝上型電腦並排放一起,連上列印線,再看了一下她最關心的墨水問題,配套的墨水一份可以打黑白6000頁,彩色8000頁,《幾何原本》白話文不到700頁,差不多能打十本出來,文言文字的頁數還更少些,但張曉瑛只需要打一本出來就夠了。
進入文庫找到《幾何原本》,張曉瑛有些緊張地看著印表機開始工作。
她原本想選用文言文版,但是文言文版由於當年中西交流的困難,拉丁文與中文有著語法上的巨大差異,有些謬誤直到現代仍然沒有完全糾正,而且文言文對許多僅僅是認得字的讀者來說理解起來也有困難,但是這本書的大部分知識點其實並不算太難。
知識必須要利於傳播,那就還是列印現代版本的,張曉瑛選用了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版本,據說這是業內公認的翻譯得最全面準確的一版。
也管不了是橫版還是豎版的了,列印出來再說,好在有繁簡的選項,雖然繁體版要花的墨水多,但是為了防止出現理解偏差,她還是忍痛選擇了繁體版。
打了二十頁,張曉瑛暫停了機器,稟著呼吸開啟蓋子看了一下墨盒裡的墨水——滿的!
想想也是啊!好比她用的化妝品,塗在她臉上也並不會減少,大概墨水也是這個意思。
紙張就不一樣了,用一張少一張,張曉瑛也不太清楚這房車是以什麼原則界定的什麼東西才可以不減少,但她隱隱感覺到,房車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想利用裡面現成的東西發家致富是不可以的。
像他們拿到房車外吃掉喝掉的東西,沒了就沒了。
打了一百頁,張曉瑛就暫停了印表機的工作,這種機器太嬌氣,萬一出了毛病可就抓瞎。
第二天下課後張曉瑛拿出帶去太學的《幾何原本》最前面的二十頁說道:“此為昨日我提到的奇書,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照抄一份,我只有一套,本書共六百七十六頁,大家今日先抄二十頁。”
她停了一下說道:“要抄寫的留下來,不需要的可以下課了。”
然而沒有一位學生要起身離開。
張曉瑛默了一下。
好吧,大家都這麼好學,那她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此書的著者乃一位西方的智者,名叫歐幾里得,是由一位名叫利瑪竇的西方修士遊歷到中原後帶來的。”
她一說一邊把手上的書稿發下去,書稿都用阿拉伯數字標有頁面,她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已經先把阿拉伯數字普及了,還給大家分別演示了阿拉伯數字加減乘除的豎式計算,經過了張曉瑛的努力,大家對阿拉伯數字的接受度十分之高。
拿到前面幾張純文字的學生還好,那些字句都是可以看得懂的,雖然不明白為何要有諸如“一線的兩端是點”“線只有長度而沒有寬度”此類表述,但既然是智者所著,必然有他的道理,大家也就先認認真真地抄寫下來。
可拿到後面那些書稿的就不一樣了,那些奇怪的字元不認識啊!
“安平縣主,此為何種字元?”周樂浦問道,他之前在張曉瑛出的題目裡看到也標註了這些字元。
“此字元為拉丁字母,亦為西方人的文字,如今禮部正在編撰的拼音字元所用的既為拉丁字母,大家先照著樣子抄下來。”張曉瑛說道。
沒辦法,現代版本的全部使用英文字母標註,看來她還得把發音教會大家才行。
她在黑板上寫下了二十六個英文大寫字母,轉過身來說道:“西方人的文字書籍全部都是使用此二十六個字元組成,每一個字母的發音都不相同,大家只需記得字母的樣子即可。”
張曉瑛不可能等著大家抄寫完二十頁書稿才走,但是這二十頁書稿又很珍貴,她把衛五六留下來,叮囑他等大家抄完後把書稿全部收集好了再帶回去,一張都不可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