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九章 請求 (1 / 2)

所以要讀書啊!

面對在自己面前從六七歲到六七十歲的莘莊父老鄉親,對他們出於好奇提出的這個問題答道。

只有靠智謀才能不用靠著蠻力取勝,讀書識字了才能學到書中的智謀和道理。

村民們都稀奇地看著這個曾經村裡最不喜歡讀書、為了不讀書鬧得雞飛狗跳的琿哥兒。

“咱村裡男娃女娃都應該讀書,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科舉,學手藝也要認得字,會算學。”張曉琿認真地說道。

自古以來,農民的地位雖高,卻是最脆弱的一個群體,即使是在現代社會基礎設施已經非常發達,水庫遍佈各地,一旦洪澇或是乾旱等天災發生,農民依然遭受巨大損失,更不用說是完全靠天吃飯的當下。

“那怎麼學?”有村民問道:“筆墨紙硯都不少要錢。”

“不需太多筆墨紙硯,”張曉琿說道:“準備幾塊大些的瓦片,用柳枝蘸水也可以寫字。”

現代公園裡常常有老人家拿著大毛筆在地上寫字,字跡很久才變幹。

“那請先生也要花錢。”張家二老爺子說道。

“村裡識字的只要願意都可以來教,學堂會有教學補貼。”張曉琿聽他老爹說過國家掃盲時只要是小學畢業的都可以當代課老師。

曾經紅軍長征時前頭入伍的班長只是比新兵多認識一些字,也擔負起在自己班裡的掃盲工作,他們在艱苦的行軍過程中,在前面的戰士背上都寫上一個字供走後面的戰士學習加深記憶。

“我看琿哥兒說的對,往後娃們多一門手藝傍身都多一條活路,我看好了,在村子前頭我家拿出二十畝地蓋學堂。琿哥兒,這麼大的地夠了嗎?”

張老爺子雖不能完全清楚孫子為何要蓋學堂,但是行動上先支援了再說。

“夠了。”張曉琿點頭,何止夠,足球場的場地都有了。

“那就開始動工吧!趁地還沒凍上,先把地基挖出來,要蓋成啥樣的你心裡頭可有章程?”張老爺子問張曉琿。

“有是有,只是還需請大有叔再仔細參詳。”張曉琿說的大有叔就是孫大丫他爹孫大有,是十里八鄉最好的泥水匠。

“沒問題琿哥兒,你有啥要我做的隨時言聲。”孫大有乾脆道。

他們村裡家家都派了人來給張曉琿家蓋屋頂,屋頂完工了,張老爺子堅持讓大夥吃過飯再回家,這會大夥就坐在張老爺子的堂屋裡等著用飯。

只是張曉琿沒想到,自己心心念唸的學堂卻沒能親眼看著它蓋起來。

…………

…………

蕭景燁正跟衛靖商議回京的日程,打了這麼大一個勝仗,朝廷肯定是要有慶祝活動的,那立了首功的必須在場,衛靖的黑旗軍雖不是首功,戰績也相當耀眼,也要回京振振君威。

畢竟無論誰領的兵,歸根結底都是皇上的兵。

現在他們還在等北胡忠於老汗王的部族派人過來接走穆多爾,應該也就這三五天了。北胡對穆多爾最具威脅的部族兵力在這次打仗中幾乎被消滅殆盡,他回到王庭坐上汗位應該問題不大。

護衛通傳小張大夫求見,“請她進來。”蕭景燁道。

張曉瑛跟著護衛走進來,這是府衙前院的一處一進小院,臨時當了蕭景燁的辦公場所,護衛明顯比別處更多。

進了門她向蕭景燁行禮,直接稱呼:“參見六皇子殿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