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夫人肯定道:“你那婆母待你不薄,那姑娘又是她親生女兒,如今不能認回家中,心裡還不定怎麼難受呢。你若是閒來無事就悄悄去看看她,叫你婆母知道了,也會念著你的好。再說了,既然你說你那個抱養的小姑子心思太小,你若跟三姑娘關係好了,也能壓一壓她生事的心思,算是個兩全其美的好事。”
唐亦芝聽了母親這番分析,眼睛當即亮了起來:“是,女兒明日就去。”
= =
唐亦芝第二日一早就帶了禮物乘車前往了同光巷中。
這是姑嫂二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見面,唐亦芝將豐厚的見面禮給了桃笙:“夫君從來沒同我說過妹妹的事,我也是前兩日偶爾從母親口中才得知,我們成婚已是兩月有餘,但一直沒能來拜訪,三妹勿怪。”
桃笙看唐亦芝如此神色,也知道事情並沒有她口中所說的那樣簡單,但還是沒有多問什麼,而是對長嫂的探訪和禮物表達了謝意。
唐亦芝坐下來,同桃笙聊天道:“你的事情我從母親那裡也聽來了不少,家裡宅子大,大姐姐嫁了,二妹妹眼看著還要進宮,妹妹打算什麼時候回來?咱們日後在一起吃茶說話,也算有個伴兒。”
“我不回去了。”桃笙考慮到這個嫂子是個徹頭徹尾的古代人,怕說得太絕了對方一時接受不了,便補充道,“至少現在還沒有回去的打算。”
“這卻又是為何?”唐亦芝不解道,“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賭氣麼?”
桃笙覺得這事解釋起來有些複雜,總不好說自己就是個穿書女炮灰,不想踏入女主角領地。
她想了想,委婉道:“家裡人都只緊著若錦,我自己在外過得很好,去了只會發給家裡人徒增煩惱,倒不如不去了。”
桃笙這話一出,唐亦芝當即紅了眼睛。
她和沈樾自幼定親,多年相識,這幾年和沈樾的接觸當中也看出了一些苗頭,知道他緊張若錦這個妹妹勝過任何親眷,她在成婚和沈若錦之間也曾有過幾次不快,沈樾偏向的仍是自己的妹妹。
這般不分是非對錯甚至衝突原由只向著自己妹妹的人並不多見,她當初也不是沒有過跑路的心思,但一則想著退婚成本太高,二則還存有著一種僥倖心理,覺得二人將來會是至親夫妻,等到成婚之後,作為自己的夫君,沈樾一定會將自己放在第一位,所以那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並沒有將它變為事實。
而桃笙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平民家庭當中,面對侯府嫡女出身的誘惑,仍然能夠不為所動,拒絕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想摻和其中,的確很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想到這裡,唐亦芝對於這個小姑子更是添了幾分敬佩,想著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又對著她把沈樾和若錦的事情吐槽一番。
桃笙只是笑著傾聽,時不時執壺給她換上新茶,並未插言太多,只是等到唐亦芝的話接近尾聲時才接話道:“惠安郡主的病現下如何了?”
“聽說已經無礙了。”唐亦芝道,“妹妹怎麼突然想起來關心這個了?”
桃笙到:“我想著若是她的病好了,沈家二姑娘能早些入宮,你和世子也能好一些。”
唐亦芝神秘道,“郡主這病也的確讓人有些出乎意料。我也是聽若錦說起,郡主前段時日有些頭疼睡不好,偷偷跟醫女要了助眠的安睡香。結果那醫女也是個馬虎性子,把香料給弄混了,竟將藥人用的迷魂香給了她。這迷魂香最是厲害,點一宿能頭昏上好幾天。郡主那段時間就一直覺得頭昏,一直找不到內因,後來好容易查處來,讓人把殿裡的香爐都裡裡外外換了一遍,現下總算大好了。”
“那就好。”桃笙道,“這麼說來,二姑娘想來不日就要入宮了,嫂嫂在家也能清淨些。”
“正是這話。”
唐亦芝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個小姑子快人快語,邏輯線上,當真很投她的脾氣。
自從嫁到沈家之後,婆母洛昕就是對她最好的那個,從來不用她立什麼規矩,也從未為難過她什麼。
唐亦芝也知道母親很喜歡這個妹妹,最是擔心桃笙在外的境況,她暗自下了決定,日後和這位三妹妹常來常往,搞好關係,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著婆母分憂,好好照顧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