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 008 (1 / 2)

文遠侯府。

正院內,洛昕看到沈裕臉上掛滿了不虞之色,又是隻身一人歸來,便將原委猜了個大概。

沈裕如今心中縱有一千一萬個不痛快,但對上桃笙這個自幼流落在外的女兒依然沒有法子。

就本朝律例而言,原就是宗族大過血親,過繼來的嗣子只能以養父母為準,自家原來的父母都要靠邊站……一切都是以族譜上的名字為準。

況且如今是桃笙不願回來,就算家中買通了秦縣的叔嬸強認回來也是白搭,京裡的高門大戶一人都有幾個玲瓏心肝,若是這樣將桃笙認了回來,對方心中不喜,難免也會說出一些不好的話,甚至把若錦的出身給抖出來,那才是得不償失。

看桃笙的性格,不會是為了大局考慮顧惜家裡名聲的,這也是他不想強迫她認祖歸宗的最直接原因。

在這件事情上,洛昕並不和自己一條心,也不和家中大多數人站在同一戰線,這些沈裕都是知道的。

他在洛昕這裡聊不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便簡單同妻子說了幾句話後,轉而去到了沈老夫人的德壽堂中。

沈老夫人也沒想到桃笙竟然這般的不通情理,提起這個孫女兒自然也沒好氣:“怎麼?她還沒鬧夠嗎?都這個時候了,竟然還不打算回來?”

沈裕長嘆一聲:“到底不是自幼養在您身邊的,自然比不得若錦那孩子懂事知禮。我想著等過了年後,再讓夫人和若錦去她家中勸勸,這般賭氣住在外頭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一想到如此“不知好歹”,舍侯府而留在同光巷蘇宅的桃笙,老夫人心裡也有些不得勁,有種被小門小戶比下去的憋屈。

可若是拋開這一層意思,轉念一想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沈老夫人當即對著兒子勸道:“我從前說什麼來著?這樣不認回家中才是最好的,這樣一來,她就跟我們文遠侯府沒了瓜葛,畢竟對外不是自家孩子,就算有什麼不妥當的行徑,也影響不到咱們府裡。”

“這樣沒福氣的孩子,除了招人操心之外,還能給家中帶來什麼利益不成?你就當桑媽媽當年從未說過那些話,也沒丟過什麼女兒,只把若錦當成親生女兒養著便是。”

沈裕心中還有其他顧慮:“我這邊自然怎麼說都好,只是夫人對那孩子上心得很,若是因著此事心裡頭不舒坦,回頭再病了,怕是咱們府上連這個年過得都艱難。”

洛昕出身蘭陵洛氏,叔父曾任帝師,洛家在整個京師都很有影響力,沈裕如今只是個閒散侯爺,很多事情都要靠著洛家人幫襯,自然還是希望不要再這些事情上跟洛昕矛盾太深。

沈老夫人道:“我也都想好了。那孩子養父姓洛,和你媳婦往遠了說還不定是同宗,若是你媳婦喜歡,只管當成是親戚常來常往就好。”

如此也能堵了大家的嘴,還能把家裡之前去秦縣的事情圓過去,當真是兩全其美。

沈裕的表情終於有所鬆動:“這樣也好。”

沈老夫人點了點頭,又道:“她那姨母家中還有什麼人?”

沈裕道:“除了姨母之外,還有一個表兄,如今正在讀書備考。孤兒寡母,在京中舉目無親,想要負擔她那表兄學費已是不易,更何況再加上她的吃穿用度,想來家裡更加艱難。”

沈老夫人嫌棄地“嗯”了一聲:“這樣的小門小戶,能給得了什麼前程?日後自有她後悔的時候。”

如今不肯認回家來,等到將來後悔那日,哭著求著想要認回侯府也就晚了。

= =

因為今天去接桃笙卻吃了閉門羹的這個插曲,沈裕原本就不好的心情從同光巷回來後更是差勁了一些。

離開德壽堂後,沈裕經過前院書房,聽到裡面朗朗讀書之聲,心情總算好了一些。

如今已是年底,官學給學生們都放了假,沈家三兄弟也不再前往學校,而是自己在家中溫習功課。

沈裕推門進來,查問了三個兒子一番功課,見三人都對答如流,頗有見地,不由臉色稍霽。

不管怎麼說,他在教養孩子的方面終歸是成功的,這三個孩子相比其他有爵之家鬥雞走狗的紈絝子弟而言,的確好上太多。

沈裕認為,桃笙會養成如今的頑劣性子,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自幼從小養在自己身旁,若是能和其他幾個孩子一樣長在自己身邊,受到自己的良好影響,斷然不會發展成這幅樣子。

問過功課之後,沈裕就挨個關心起了幾個孩子。

先是囑咐大兒子沈樾,雖然你已經是世子了,但是到如今一直沒有差事,還是要勤學上進,用功唸書,等到日後有機會在聖上面前露個臉,混上個體面的差事,於婚配之事上也會有更多助力。

一番教導完畢後,沈裕對著大兒子總結道:“如今你年紀輕輕,正值大好年華,不能就這麼在等待中虛度光陰。若是日後成為朝中能臣,再繼承爵位,那才是如虎添翼,臉上有光。”

囑咐完了沈樾後,沈裕又叮囑沈渙,如今擺在面前最容易功成名就的,就是科考這條路,既然明年秋闈準備下場,這會兒就一定要好好唸書,有什麼不懂之處多多跟先生請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