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樾也道:“我昨晚去書房探過父親想法,他絕無想要捨棄你的意思。父母和祖母都是明理之人,一定會想一個闔家皆大歡喜的法子。阿辭說得對,你萬萬莫要因此熬壞了自己身子。”
見沈若錦還是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沈辭再度鼓勁兒道:“放心吧二姐姐,我從小都是跟著你長的,也只認你一個姐姐。聽說父親昨兒還特地給了你兩方上品徽墨,聽說是令國公爺從兩江總督那裡得來,又轉手贈給了父親。父親統共就得了兩方,知道你喜歡寫字,就把那兩方徽墨都給了你。”
“還有母親,一直是最疼你的,每次從外祖家得了好東西,第一個就想要留給你。還有祖母,逢人就誇你是家中幾個孩子裡最孝順知禮的,這幾年祖母纏綿病榻之時,都是你侍奉在側,大家都看得見。”
若錦聽了三弟這話,頓覺心中安定不少,也有了心思打趣幼弟:“父親今日去接的那位姑娘可是你的親生姐姐,你當真不向著她?”
沈辭聽了這話心中湧起一陣煩躁。
就在幾年之前,永昌侯家裡前不久就認回來一個私生女,因為永昌侯江家只有三個男孩沒有女兒,所以對於這個遲來的姑娘十分歡迎。
可那姑娘畢竟是在小鎮養大的,什麼都不懂,心氣兒卻又高得很,一心想要擠進京中名門閨秀的圈中,打壓偏房堂姊妹,甚至就連公子們詩會雅集也去湊熱鬧,企圖靠著自己交際覓得良婿,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
都是一個圈子的,大家說起來這位姑娘之時,也難免會調侃打趣永昌侯家的幾個小公子,說他姐姐鄉下來的,就是小家子氣沒見過世面,除了鬧笑話之外什麼都不會云云,鬧得永昌侯家的幾位公子都很沒有面子。
有了永昌侯府的這件事情,沈辭不由產生聯想。
倘若當真把這個姐姐認回來,自己會不會也落得和永昌侯府幾位公子一樣的境地,成為日後聚會之時被打趣的物件?
想到這裡,沈辭心中就有些彆扭,甚至十分抗拒接下來事情的發生,嘴上自然也沒有好話。
“不過是個素未蒙面的姐姐罷了,這麼多年也沒有照拂弟妹,給父母長輩盡孝,有什麼好向著的?”
沈樾皺眉道:“阿辭,別亂說,不管怎麼說,她都是母親的女兒,跟我們、跟若錦,都是一家人。”
沈辭甩手道:“這話大哥應該去勸勸這位新來的‘二姐姐’,只有她願意為家裡著想,安分守己,量力而行,不丟了我們府上顏面,那才是真正的一家人呢。”
= =
同光巷的蘇宅裡,桃笙和姨母蘇嘉從沈裕口中聽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
當初以為桃笙是存放在育嬰堂的棄嬰,沒想到竟然是金尊玉貴的文遠侯嫡長女,正牌的沈家二姑娘。
桃笙也沒想到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會發生自己的身上。
相比於蘇嘉的驚訝,桃笙更在乎的是文遠侯沈裕所說的一整個故事。
這走向,這劇情,簡直跟她從前看過的小說《一世榮華》一模一樣。
這是一本以女主沈若錦為主角的宅鬥小說。
雖然沈若錦並不是正牌的沈家千金,但她心思玲瓏,自立自強,想比後面出現的真千金爭而言,得到了家人更多的關愛,後來更是嫁入了高門令國公府,成為了國公府的世子妃。
作為宅斗的集大成者,沈若錦一路戰鬥開掛,丈夫繼承爵位,兒子也成為了世子,最終登上人生巔峰。
而作為真千金的沈桃笙就是前期的重量級女配,妥妥的反派炮灰,雖然是正牌的沈家千金,但是,每次過招都處於下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直到最後壞了名聲,同家中徹底決裂,最後嫁到了蜀中的一家商戶人家,漸漸淡出了京城,也再沒了訊息。
而今天沈裕的出現,就標誌著桃笙從前平靜的生活被打破,莫名而被動地捲入了書中的紛爭漩渦……
想到這裡,桃笙看向沈裕的眼神不由多了幾分警惕。
桃笙打量文遠侯沈裕的同時,對方也在打量她。
這孩子面部輪廓和家中老夫人有幾分相像,五官又取了自己和夫人長相之長,雖然年紀尚幼,但已然可以看出,是個在京中閨秀圈中都甚為難得的瑰麗佳人。
沈裕再不用過多確認,只一眼就能知曉,這位洛家養女絕對是自己和夫人的孩子。
沈裕已經瞭解了她的身世,此時也不必多言,直接對她道:“你母親這兩天受了風,身子乏,不能出門,但自從知曉找到了你後,一直是極為歡喜的。還有你嫡親的祖母、兄弟和姊妹,都在府中等著同你相見。侯府馬車就在外面,我這就帶你回府去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