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鬱博士帶領的團隊,卻在有性生殖的情況下培育出大量的蘭花幼苗,這是全國範圍內基於稀有蘭科植物植物多樣性培育的首例!
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和科研價值。
如果能夠加以推廣,那麼一部分珍稀瀕危的蘭花,將得到基因的延續。
或許有一天,等到種群數量足夠多,它們便能擺脫瀕危的風險。
葉晗看著小小的蘭花苗苗,不禁露出了笑容。
鬱博士顯然精神亢奮,開始滔滔不絕:“兜蘭的種子非常小,肉眼無法看到,大多數是空的。
我們用顯微鏡挑選較為飽滿的浸泡在營養液中,機率只有不到百分之0.5。”
葉晗仔細聽著,不愧是世界難題,從一開始便困難重重。
“野生蘭花的種子沒有胚乳,無法為自己提供營養,它們需要特定的真菌來幫助萌發,也就是共生狀態。
人工培育不可能完成這個過程,所以我們要給它配置合適的培養基,讓種子獲得營養......”
培養基的配置屬於專利。
用哪些成分、如何配比才能模擬真菌提供營養,提高成活率,整個過程不知道實驗多少次才能得出結論。
總之又是一大難題。
不過實驗室所用的培養基和多種溶液中,均放置了植物營養液的相關成分;加上鬱博士原本在蘭花培養方面的經驗,大幅提高了種子萌發的機率。
這也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原因之一。
葉晗聽著鬱博士講述培育過程中的艱難,內心深有感觸。
確實不容易。
蘭花在自然環境下的繁衍,有昆蟲授粉,有真菌幫忙,有合適的環境;而在人工條件下,這些條件全都不在,一切都要靠自己調配和模擬。
難度極高。
更何況蘭花還先天不足,種子有99%都無法選用。
所以他們的研究成果才尤為珍貴。
一旦釋出,一定會在業內引起巨大的轟動。
鬱博士:“我和蔡博士正在準備專利申請檔案,最近比較忙,其他研究人員近期沒什麼事情。
我會詢問他們的意願,要麼去當講解員,要麼配合宣傳部門編寫植物圖鑑,讓他們自己選。”
葉晗笑著道:“好,安排得很到位。”
很快,6名講解員到位,周航作為
組長培訓他們,他來到花間集已有一年,對植物們如數家珍。
等到寒假到來,便可正式上崗。
*
1月1日凌晨,花間集年卡的發售截止。
在不少人‘糟糕,忘記了’‘這麼快就截止了’的哀嚎聲中,為期兩個月的年卡申領通道關閉。
花間集臨近截止日期時做過兩次提醒,加上門票漲價的訊息,最後一週申領人數爆表,評論區的討論度也很高。
如果仍未辦理,那隻能說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作為近期最重要的工作,王芸一直關注著資料的變動,在兩天內便將最終結果統計了出來,前來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