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
看到呈上來的作物,大司農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滿臉憤憤的表情逐漸化作驚喜,放下筷子就跑到了幾筐作物面前,寶貝似的拿起來看了又看。
“臣就知道,臣就知道……像二殿下這般英明神武、一諾千金之人,絕對不會食言而肥!”
大司農努力嚥下口中的食物,一張嘴就是滿口恭維,完全忘記了方才的悲愴與憤懣:“特別是這玉蜀棒的種子,竟比司農司之前弄到的那些還要飽滿,這下我蕪國百姓有口福了……”
說到這,大司農回頭看向二皇女,眼神裡都是崇拜:“不知二殿下如何弄到這般多的作物?”
二皇女但笑不語,眼神卻是不動聲色的往帝青璃那邊瞟了一眼。
大司農見此,立即明白過來,大概是有些手段不能當著陛下的面說,於是不再追問,轉而看向帝青璃,滿臉高興的道:“陛下,如今作物種子已經有了,微臣準備立即回司農司,與屬下商議這兩種作物的育種和推廣之事,若是沒有其他什麼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帝青璃假裝沒看到兩人的小動作,鎮定的頷首道:“如此就辛苦愛卿了。”
“不辛苦不辛苦,這些都是微臣的分內之事。”
說完,大司農就高高興興的帶著人抱著作物種子走了。
二皇女多留了片刻,跟帝青璃說了些南義國的風土人情,隨即也起身請辭道:“母皇,女兒回京半日,府中尚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改日再入宮陪母皇說話。”
“嗯,去吧。”
帝青璃正襟危坐在龍椅上,面上不怒自威,看不出太多情緒,不過言語間卻透著幾分重視和關心:“平日裡若是有空,就多去你大皇姐那裡走動走動,整日裡遛狗鬥雞,你也不嫌乏味。”
“是,母皇,女兒記下了。”
二皇女恭敬的應下,一副成熟懂事的模樣,至於她有沒有把這話放在心上,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不過帝青璃也不在意她不把話放在心上。
之所以提這麼一句,不過是藉此機會給這家夥打個預防針,免得以後她提出一些決策時,這家夥會接受不良。
畢竟二皇女這腦瓜子,放著不用也是浪費。
不過令帝青璃略感意外的是,有她這種想法的人竟然不止她一個——
二皇女府。
二皇女剛回到府上沒多久,大司農就屁顛顛的帶著一沓資料找上了門。
聽聞是大司農求見,二皇女想了想,也就讓人把她放了進來。
見到二皇女,大司農眼神一下子就亮了,整張臉笑得見牙不見眼:“二殿下,下官今日冒昧登門,其實是有事相求。”
大司農大概也知道,與其跟二皇女這個腹黑女耍心眼,不如開誠布公的說明來意。
二皇女挑了挑眉,看向大司農的眼神充滿了趣味:“大司農莫不是找錯了人,本皇女不過是不學無術的紈絝一個,何德何能幫得了你?”
“二殿下太謙虛了。”
大司農趕緊笑著道:“什麼不學無術,不過都是世人對二殿下的誤解罷了,二殿下有經世之才,卻淡泊名利,不願與人爭鋒,才讓世人忽略了殿下的雄才偉略。”
“大司農這麼誇本皇女,本皇女可當不起。”
“當得起當得起,下官知道二殿下不喜歡爭權奪利,但是二殿下想想,如今朝中那些眼拙的家夥全都以為您沒本事,待到將來大殿下繼位,以前跟您有過齟齬那些家夥,還不得天天來找您的麻煩?”
說到這,大司農嘿嘿一笑道:“但是倘若二殿下能在此之前,做出一些震懾人心的功績,屆時那些家夥再想對您如何,也得掂量掂量您在蕪國百姓們心目中的分量不是?”
有句話說得好,投其所好,必有所圖。
那麼反過來,我有所圖,自然要投其所好。大司農能坐上如今這個位置,又豈會真的如表面這般愚鈍憨厚,打起算盤來那也是一套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