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往南一百多公里,又是一座鐘靈毓秀的山水城市——柳州。
柳州又稱“壺城”,因為“江流曲似九迴腸”的柳江河纏繞著如盆景般的城市,形成了一個壺狀的半島。
柳州是廣西的重工業城市,卻治理得“山清水秀地乾淨”,百里柳江環抱,城中處處有山有水,處處如詩如畫。
柳州歷史上出現的三大文化現象將天然美的柳州薰陶得分外迷人:美麗的壯族少女劉三姐和以她為代表的民間草根口頭文學——山歌,不但唱紅了八桂大地,還唱到了五大洲、四大洋;以柳宗元為代表的正統中原文化,從一千三百年前的蠻荒之地影響到現代化的龍城;更值得柳州人驕傲的是,千百年來土生土長的壯、苗、瑤、侗、仫佬等少數民族無不能歌善舞,他們創造的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藝術,簡直是柳州永開不敗的奇葩!
相隔一年,奉炳麟和奉曉紅再次趁著清明節返回中國,他們徑直來到這座盆景之城柳州。
父女倆在柳州飯店住了下來。
柳州飯店西瀕柳江,就在他們入住的五號樓,只要推開窗子,柳江美景就會一覽無餘。
奉炳麟看著清澈幽靜、輕泛漣漪的柳江水,內心卻翻騰著巨浪狂波。
五十多年前,自己的愛妻也許正在岸邊輕掬柳江水盥漱嬉戲,也許正在清流中洗滌烏黑的長髮,也許……他心中有太多的也許。不管也許是真是假,有一點是不爭的事實:當年妻子喝的就是現在自己注視著的柳江水!
然而,伊人曾飲江流水,而今倒影無伊人。
此番尋訪的,竟是伊人墓地……
可是,在柳州打聽黃碧蘭訊息的結果,他們又失望了。
當年從上海整遷到柳州的虹滬機械廠早已於十多年前重新整合,人員調整極大,無法打聽到黃碧蘭到柳州以及去世後的任何情況。他們只打聽到該廠有部份人員留在柳州,但已分散到各兄弟廠;一部份人員調到了桂林,在無線電元件廠、鍋爐廠工作。
只有緊追不捨!
父女倆馬不停蹄趕到桂林。他們到無線電元件廠和鍋爐廠打聽,翻遍建廠以來的所有檔案,也查不到黃碧蘭的一絲線索。
難道又是一次失望之旅?
扶著顯然已有點兒精力憔悴的父親,奉曉紅也覺得是那麼的無助。
他們剛走過桂林市少年宮,忽然不遠處小店的一塊招牌吸引了奉曉紅:“正宗桂林馬肉米粉”!
安大略湖畔——桂林馬肉米粉,奉曉紅想起了唐婷。
在多倫多的那次相約,果真就在今天兌現嗎?唐婷是導遊,接觸的人多,應該能為自己提供一些線索。
她立即翻找出唐婷給她的名片,按照號碼打了過去。
過分的驚嚇和屈辱,唐婷的心理還沒有完全恢復和調整過來。
不過,當唐婷聽說奉曉紅來訪,很是高興:“奉姨,你和奉爺爺就在少年宮等我,我這就趕過去。”
五六分鐘光景,唐婷如約打計程車來了。一下車,不知是委屈無人傾訴,還是太感激奉曉紅的相助,她車錢還沒付呢,便撲到了奉曉紅懷裡:“奉姨,我想你了!”
“婷婷,我也想你。”
計程車司機等著急了:“哎哎,妹崽,先想我的車錢!”
唐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付了車錢,請奉家父女進了馬肉米粉店。
桂林人吃米粉,與柳州、南寧一樣,形成了一種食文化。桂林清淡鮮美的馬肉米粉、柳州火辣辣的螺螄粉、南寧酣暢淋漓的生榨米粉,成了當地米粉文化的著名品牌。
剛坐下不多久,三碗熱氣騰騰的馬肉米粉端上來了。
奉炳麟緊閉雙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唔,好香!”
奉曉紅看到唐婷十分憔悴,試探著問:“婷婷,失戀了?”
唐婷很不自然地岔開話題:“奉姨沒嘗過馬肉米粉吧?”
奉曉紅看著碗中那薄如紙、嫩如粉的一片片馬肉:“真的,很是鮮甜可口。”
奉炳麟覺得女兒問唐婷問得有些唐突:“婷婷,別怪你奉姨,她就好管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