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淵還認真的回覆道:“回陛下的話,崇王當時是太擔心韋嬪了,最後崇王也沒有砸太醫署。就像崇王對攔他的侍衛喊打喊殺,最後也沒打沒殺,安心在內宮外等候。
可見崇王只是性情急躁,本性不壞,這段日子的一切舉動,肯定是被旁人挑唆的。”
“唉!”陛下合上李淵淵呈上的文書,文書上的趙辰又傻又蠢就像個笑話,而且還大言不慚告訴旁人他就喜歡他這樣的。
陛下回憶過去,他對趙辰的印象,的確比對其他孩子多幾分。
他有幾十個兒女,大多數孩子都文采斐然,除了最突出那幾個,其他兒女他的確印象不深。
趙辰徹底走入他眼中的是在一次宮宴上。
近川公主對龐太師行長輩禮,年幼的趙辰便道:“他不過是臣子而已,行什麼禮?”
他當時誇了句:“真吾子也!”
趙辰的性子和其他皇子都不同,他十分期望趙辰長大後的模樣。之後對趙辰也比對旁的皇子多了幾分關注。
結果隨著趙辰一日日長大,只看見脾氣漸長,本事屁都沒有。
陛下感慨萬分。
下旨讓趙辰即可就藩,不得延誤。
至於陸雋就沒這樣幸運了,被陛下找個藉口貶為大理評事。
在趙辰離開的時候,陛下特意給趙辰換了一個長史,並下旨命令長史對趙辰嚴加管教,算是當眾表現了對趙辰嫌棄。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陛下對趙辰的失望,就連韋家都勸趙辰老老實實就藩,安心當個王爺。
到了那邊也別想著搞事,無論是王府的事情,還是都督府的事情,都交給長史處理,他吃吃喝喝就成。
趙辰在走出城門時,還一步三回頭。
期待皇宮有人奔著快馬而來,就算不宣旨讓他留下,給他帶句話也好啊!
趙辰走的這日,只有姜家的人來給他們送行,對比之下韋家顯得格外無情,除此之外趙辰平日的朋友也沒來。
如此冷清的送行場面,讓趙辰臉上十分掛不住,不由得埋怨起朋友無情無義。
其實陸雋是想來送行的,但被陸家長輩拘在家中。
陸雋被四個壯漢攔在屋內,對外面大喊道:“從我幼時,您就教我要對陛下盡忠,要對百姓盡責,不能與世間汙濁之氣同流合汙,現在您為何要將我拘在家中?”
陸侍郎人生得意之事有三。
一是自己出身名們;二是自己在朝堂上的成就,三是自己的長子陸雋,從小聰慧毓秀,是世家公子中的佼佼者。
他不願陸雋在官場上,過早消磨了單純的性子,所以對陸雋一直都很保護。
在看見陸雋就算被貶官,也依舊要查下去,他更覺陸雋的性子難得。
但作為一個父親,他要保護兒子,現在他要教陸雋學得圓滑一點。
“雋兒,我們都知道你有一顆赤子之心。但陛下已經將你貶官,崇王也去就藩,你的調查有意義?”
“陛下讓我做大理評事,評事的職責便是斷案。我若連幫朋友洗清冤屈都做不到,還如何幫其他人找回公道?”
陸侍郎對這個陸雋的重情重義感到驕傲,更重要的是陸雋並未因陛下的貶官而自暴自棄。只是陸雋現在有些鑽牛角尖了。
“你跟我說實話,你一直盯著謝女史,是真的懷疑她,還是心裡不服氣亦或不願相信自己信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