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和衡山郡王一個八歲,一個三歲。
作為陛下的嫡系,雖然身份高於其他皇嗣,但始終年紀太小,陛下少不了擔心大權旁落。
劉寺人跟謝新語分析著現在的局勢:“我認為聖旨上儲君有可能是楚王、漢王、吳王、燕王、崇王。”
“怎麼崇王也被你算在內了?他不是已經被陛下厭棄了嗎?”謝新語在之前沒有提前站隊的想法,但劉寺人提到趙辰了,她和趙辰的樑子已經結下了,如果趙辰繼位她肯定沒有好日子過。
劉寺人將幾個王爺都分析了一番。
“秦王最近討了陛下的嫌就不提他了,崇王一直是除先太子、魏王、衡山郡王外被陛下提起最多的王爺,其他幾個王爺從小到大都沒犯過錯,去到任上也沒出任何的差錯……”
“與其猜這這麼多,倒不是去問問。”謝新語喚醒著玉仙姑。
劉寺人被謝新語的話嚇了一大跳,竟然敢親自去問陛下儲君立了誰,這件事只有曾經的殿下敢。
“謝女史你想死不能拉上我啊!你如果要去問陛下,可千萬別說和我商量過……”
在劉寺人喋喋不休的時候,謝新語正在腦海中和玉仙姑討價還價。
“能不能讓我扮演一次會讀心術的江湖術士?”
【可,不過讓宿主在扮演江湖術士後,得各位接一個任務。】
“沒問題。”謝新語一口答應。
*
謝新語既然想問陛下在聖旨上立誰為儲君,在場的人依然是越少越好。
劉寺人找藉口讓其他人去到一旁,屋內就留他們三人。
“到底有何事這般神神秘秘的?”陛下問到。
謝新語此刻身懷觀人術,直接能看透面前人的心思。
陛下對他們兩人並無防備之心,換句話說就是覺得她和劉寺人不足為懼,所以就算內屋只有他們三人,陛下也不答應他的安危。
“自從您寫下聖旨後,宮人們就有暗自站隊的傾向。尤其是魏王那邊,杜公和狄閣老也有所行動了。”
提前為自己謀劃是人之常情,但是連陛下多年的摯友,都迫不及待去接觸儲君,陛下還是有些失望。
“人之常情,只要不為儲君之位動不該有的心思,那都隨他們去吧!最近大臣們除了討論儲君,還在忙些什麼?”
“給家人寫信,這幾日送出去的信比之前月餘還多。信中內容恐怕也跟儲君有關。”
陛下是很能站在他人角度上考慮問題的,但在自己問題上就不行了,他現在就覺得這些人是盼著他早日死,換個軟弱的會被他們拿捏的人坐他的位置。
“這麼著急和家人商議儲君一事,我若是沒死,他們該多麼失望啊!”
“怎麼會呢!陛下愛民如子,在沒有比陛下更好的皇帝了。”
“就你們會說好聽的話,前朝的大臣若能像你們這般嘴甜就好了。”
“我說的都是實話,王爺和皇子們還沒學到您的十分之一,他們都需要您繼續教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