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熱國皇室後人為復國準備了兩手計劃。
一是刺殺陛下,但刺殺陛下難度高,並且陛下死後還有大臣在,他們不一定能順利復國。
所以有第二個計劃,烏熱國皇室後人專找長相絕美男女生漂亮女兒。
這個計劃打得是讓留著烏熱國血脈的女子生下大周皇帝的兒子,他們將扶持此子上位,從而達到控制整個大周。
不得不說第二個計劃聽起來很簡單,可操作起來不比第一個難度小。
去年陛下民間採選時,烏熱國後人就送了貌美女子參選,他們送的女子姿容皆是上等,但卻被關係戶給頂替下來。
好在還有妃暄暄和白師師兩人,這兩人打算走的路線是豔名遠播,透過她們的名氣讓地方官員進獻給陛下。
在知曉陛下開始南巡那刻,烏熱國後人還大肆慶祝了一番。
之後妃暄暄和白師師兩人果然不負眾望,雖然對外是樂籍但也留在了陛下的船上。
但陛下第二日起來就將妃暄暄和白師師給送走了,他們惱羞成怒所以重新啟用了第一個計劃。”
“欸!這我就不明白了,他們為何要惱羞成怒?陛下對所有進獻的女子都是如此。這真的是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嗎?”謝新語再次確認,這次審問關係到陛下的安全,可不能由著四面神的性子來。
為了讓刑偵記錄豐富一點,四面神的確愛給犯人的地方加戲。
“我們只是在關鍵處加些說明,畢竟有些人不喜歡動腦子,什麼都喜歡問,寫清楚點也給我們的統領省事。就像你剛才問的問題,我都覺得我們應該把審訊記錄寫得再詳細一點。
據我們猜測,烏熱國皇室後人不一定是因為妃暄暄、白師師第二日被送走惱羞成怒。
應該是妃暄暄和白師師的失敗,讓烏熱國後人已經沒了可用之人。
再加上上次採選,一直有大臣抨擊陛下勞民傷財,陛下已經下下令,后妃只得禮聘和進獻。
只有禮聘入宮的女子才有機會擔任嬪位及以上的妃嬪。
送女兒採選的路子對烏熱國後人已經行不通,送去採選的女子在相貌和的才華上都不及妃暄暄和白師師,也走不了豔名遠播進獻的路子。
最關鍵的是培養妃暄暄和白師師這樣的花魁,前期花費極多。
我們請江南各大青樓的老鴇算了一筆賬,烏熱國後人培養妃暄暄和白師師所花費的錢財,能培養五十個學子去考科舉。
結果妃暄暄和白師師就陪陛下待了一夜,就只拿到一百匹絹布,跟烏熱國後人預想中的相差太遠。
妃暄暄和白師師這樣的絕色美人都沒誘惑到陛下,烏熱國已對美人計不抱希望。
咱們陛下雖然從民間採選了一次,但著實不是愛美色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