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惡”
李溯在外面混在人群中看熱鬧
“傳原告上堂”
老太太走了上去,身後跟著三十八個婦女,有的手裡還牽著孩子,面對公堂上這種氣勢,眾人直接跪在地上
“李氏,今日為何攔我車架”
欽差呵道
“老婆子我有冤要向欽差大人訴說”
“有何冤屈,速速道來”
“我有一個兒子在大同衛戍守,前兩天瓦剌小王子過來投誠的時候是他和弟兄們在城門口戍守,他看到有人過來上前詢問,結果直接被瓦剌小王子砍倒在地,旁邊的弟兄們一看就直接去攔住小王子,結果被他的侍衛直接一個個的砍倒在地,整整三十九個大明的大好男兒啊!”
“當時城門口有多少人在戍守”
“近千人”
“那瓦剌小王子侍衛多少人?”
“僅僅百人”
“那為何不上去圍殺他們?當時將官為何人”
“回欽差大人,是大同衛總兵親自值守,據後來倖存的弟兄說,是總兵攔住了他們不讓衝上去,而我兒子和他的弟兄是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被殺死的,後來聽說總兵還上去和瓦剌小王子上去打招呼了!”
欽差越聽臉色越冷,手中驚虎膽一拍,兩邊錦衣衛殺威棒撞地,齊喊
“嘎”
欽差向旁邊的隨從下令,
“去把大同衛總兵給本欽差請過來,本欽差今天非要查清楚,順便把瓦剌小王子也帶過來,至於那些侍衛,帶到衙後聽候發落”
“是”
旁邊隨從打算出去辦事,此時人群中的李溯忍不住了,喊了一聲
“我願一同前去!”
(其實古代欽差不但要完成皇上下達的任務,還需要檢查沿途驛站,沿途冤案等等,這些其實前面的欽差隨從喊話的時候應該就提到了,至於為什麼叫驚虎膽不叫驚堂木其實也是有講究的,不同身份的人拿的驚堂木也是不一樣的,皇帝拿的,叫“鎮山河”,皇后拿的叫“鳳霞”,宰相的稱為“佐朝綱”,將軍們的稱為“驚虎膽”,普通官員的,那才叫“驚堂木”,這裡欽差的身份設定不方便說,後面有安排,但是前面有點線索,應該可以先猜出來,目前只能說明是武將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