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開,滾開,說你們呢,通通給我滾開!”
一駕馬車從城外進來。
趕馬的官兵,罵罵咧咧,橫衝直撞,把一條本來很祥和的街道鬧得雞飛狗跳。
林葉都差點遭到了誤傷。
幸好他動作快,及時閃去了一旁。
“這位小少爺,你小心我的畫。”畫攤的老闆嚇得尖叫。
“沒事沒事,我沒碰到。”
“對了老闆,這車上坐的是什麼人,這也太囂張了。”
“小少爺你還不知道麼?早些時候,橋那邊出大事了。”畫攤老闆表情誇張。
“什麼大事?”
“抓通緝犯,一百多名官兵共抓,竟然沒抓成,反而傷了大半,神捕朱見刀還斷了一條腿。”
“這跟剛過去的馬車有何關係?”
“那裡面坐的是大夫,都是從城外接來給官兵治傷的。”
林葉心情亢奮了一下,連忙又問道:“老闆,這治傷之地在何處?”
“鎮公所,小少爺想看熱鬧麼?我勸你還是不要去了,那場面可不太好看。”
“謝了老闆,我是大夫,我去幫忙。”
林葉匆匆走了,進了一家裁縫店,換過了一身衣服才走出來。
隨後還買了一個頭巾戴上,用墨水給自己臉上點了兩顆痣,他才一路打聽到了鎮公所。
四處瞄了一眼,近兩百平的屋內坐滿了被燙傷的官兵,一個個叫得悽慘。
七八名大夫在負責照料。
林葉仔細看了看那藥渣子,又拿起來聞了聞。
只有三味藥,分別是半邊蓮,草胡椒,茶花粉。
用藥太單一了,燙得如此嚴重,單靠這幾味藥根本就起不了太大效果。
這幾位大夫顯然是醫術很一般啊。
不過這是正常的,古代學醫太難了。
資訊不發達,素材不好獲取,而且素材也少。
這個時期,比較著名又實用的綜合性醫藥大全,多數還沒有出來。
比如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這個時期倒也存在不少醫學鉅著,比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等。
不過,黃帝內經是基礎理論類的,傷寒雜病論偏向於內科,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草藥不過數百種。
總之一句話,這個時期的中醫還處於一種相對比較低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