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地面上的生活總是枯燥乏味的,我跟老朱依舊是醉生夢死在敦煌,他是無家可歸,獨自一人了無牽掛,我是不想回去,回去幹什麼,當一個少爺,但是就這麼過著操蛋的生活也不是個事兒,上一次在出醫院的時候,我們本來是要去找一個老人。
那個對鐵棺材,陰兵都相當似乎相當瞭解的老人,名字叫什麼來著,鄭碧山,但是因為上一次張天義來的突然,之後的一系列變故導致了當時無法成行。
我們就琢磨著,到底是現在出發去潼關,還是去找鄭碧山呢。
後來我們就琢磨著,千佛洞我們一直走到了盡頭,都沒有看到幾個陰兵,雖然我們不知道陰兵去了哪裡,而且大哥也基本上可以單挑一個,,,儘管這樣,我們也不能忽略陰兵對我們實實在在的威脅,千佛洞我們是沒遇到幾個,那潼關呢?所以還是準備先去找那個鄭碧山,當然,找他並不只為了陰兵,還有女屍所在棺材裡的古字,還有就是,為什麼他那麼執著於找那個類似張家莊的鐵箱子。
想到這裡,我不禁道:老朱,你說我們以前,是不是根本就走進了一個誤區,總是以為真正的答案,是要靠我們去探索的,所以一步步的追尋著我老爹他們的足跡去找,可是你想過沒有,或許很多東西,被他們遇到之後,就沒了,屬於消耗品,比如說粽子,他們遇到之後,肯定要幹掉,那麼我們跟著他們,就看不到那個粽子了不是。
朱開華若有所思的問道:那你的意思呢。
開啟了這個思路,我閉上眼睛,從頭開始梳理,末了,開口道:關於我老爹他們,目前知情的,我們知道的,一個是我女朋友娜娜的五叔,還有就是我二哥他們一直想要挖出來的那個隱藏於幕後的人。
五叔我就不用說了,整一個陰陽怪氣的老頭,幕後的人更不用提,所以我們感覺,透過地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答案,但是轉念去想,高手是在民間的,,我老爹他們是一步步的找線索,.la [棉花糖]
說到這裡,我發現我無法去表達我的想法,就轉換個思路去說:也許,有另外的人,跟我老爹他們的目的一樣,比如說你認識的那個鄭碧山,甚至跟鄭碧山類似的人很多,我們可以找到他們,先去知道我父親在追尋什麼,知道這個答案之後再去找相對應的地點,這樣才會事半功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像個無頭蒼蠅一樣。
我們兩個都屬於那種說幹就幹的性格,馬上收拾行李就準備出發,因為朱開華跟那個鄭碧山,也只是幾面之交,他沒有那個老頭的電話,好在他知道鄭碧山的地址,只是不確定,那個金盆洗手的老摸金校尉有沒有搬家。
我在臨走之前,給我老孃寫了一封信,之所以不打電話而是寫信,不只是怕我們的電話被監聽,而是很多事情,沒有辦法去用語言表達,就好像你讓我現在去複述在整個千佛洞的經過,我只會感覺一團亂麻,根本就理不出頭緒,只能用文字去生硬的記錄下我們所有的經過。
做完這件事,我們去車站買票,輾轉反側,來到了北京,因為據朱開華所說,那個老頭,在潘家園子裡有好幾個鋪子。
到了北京之後,我們甚至都沒有去欣賞四九皇城的壯麗,風塵僕僕的直奔潘家園子,說起潘家園子,這裡就不多累贅了,但是拋開現在滿地的假貨仿古的古玩不說,我聽老人們講過,以前刨除好寶貝,很多人甚至是步行跑來這裡賣,所以說這裡就是倒鬥者的天堂。
後來雖然假貨多了,但是真貨也不少,甚至很多仗著眼力勁兒來這裡淘寶的,基本就是各憑本事,有點類似於賭玉,有可能幾塊錢買一個寶貝兒,也可能花幾萬買一個自制復古的陶罐,不過到了現在,基本上,說句難聽的,想找一個真貨,比大海撈針都難,但是這裡依舊火爆,十有**就是坑那些對古中國文化痴迷的外國佬了。
閒話不多說,說多了難免有湊字數之嫌,我們倆是來找人的,所以雖然我有在遍地假貨之中發現兩個璞玉的衝動,還是沒有去逛這個號稱最大的舊貨交易市場,過了外圍,我跟著朱開華走進一個鋪子。
這個鋪子倒是裝修的古色古香,名字起的也雅緻,鑑寶軒,只衝這名字,就把大哥給我起的那個趙家古董行甩出去幾條大街,跟人家一比,哥們兒那店名兒完全就是一土鱉。
走進去一看,裡面的東西不多,但是擺的都很整齊,整個店面雖然不大,佈置的卻是相當的得體,我一看就看到了店子裡放的一個青銅鼎,一下就好奇了,就問老朱道:乖乖,你說這玩意兒是真的不,倒賣青銅器,抓到可是掉頭的。
朱開華瞪了我一眼,也沒有吱聲,我們就站在店裡,不一會兒就走出一個穿長袍,帶了一個橢圓無框眼鏡的黑瘦中年人,上來招呼我們倆道:兩位爺,是自己看,還是我給介紹,小店裡的東西,都是貨真價實的。
我以前就是做這行的,當然不會相信他的鬼話,更不會去跟他爭,就算我看出哪個玩意兒是假的,也說不得,壞人家買賣是大忌,我看朱開華不說話,我道:我不買,只賣,你們掌櫃的呢。
那個帶眼鏡的狐疑的看了我一眼,警惕的道:小店裡的東西,都正規的渠道,這裡不收,兩位爺要不到別處去看看。
說完就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意思是請我們倆出去。
我一琢磨,看來這在皇城腳下做生意還真得小心翼翼的,可是這場面我見多了,他請我們出去,並不是不要,而是謹慎。
我就饒有興趣的看著他,盯著他的眼睛道:真不要,小爺這東西要放出去,絕對搶破腦袋你信不信。
說完,我對他故作意味深長的一笑,拍了拍揹包,道:帶泥的。
這句就是行裡的黑話,意思就是剛從鬥裡挖出來,泥巴都沒洗乾淨呢?這也是變相的提醒他,我們是正經的想賣東西,不是條子。
果不其然,我一說完,這個黑瘦中年人馬上換上一幅笑臉,問道:敢情兩位小兄弟一是行家裡手,怎麼稱呼兩位。
我就道:我叫趙三,這位叫王四,別的不說,趕了幾天路了,怎麼著,到老哥兒這,連個茶水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