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對於修仙者來說,功法只是基礎。
哪怕是再基礎的“下品”功法,透過修行領悟,修行者也可以將它修行到“上品”、“極品”的程度。
重要的是修行過程中的“良師”與“傳承”。
這才是導致散修與大宗門修士之間,實力差距極大的原因。
不過,隨著天人的降臨。
他們給修仙界帶來了不少的變化,其中包括一些特殊的名詞。
例如功法品質。
在天人眼裡,哪怕是相同的功法,根據修行者領悟的程度不同,品質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散修們的功法,往往只修行到了中品下品。
大宗門修士,很多都修行到了上品乃至極品。
只是這種品質的劃分較為寬泛,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固定值。
例如多層靈盾。
三百層是金色極品,六百層同樣是金色極品。
然而,兩者間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即便劃分不夠清晰,也足以令修仙者們學會這種較為新鮮的判定方式了——
修仙者們將下品、中品、上品、極品四個品質,當成了功法招式的“造詣”。
下品代表初窺門徑,中品代表登堂入室,上品代表爐火純青,極品代表登峰造極。
天人自身沒有創造能力。
因此,更為推崇那些在功法上登峰造極的修士,去學習他們的功法招式,並稱之為“極品”。
修仙者們已經理解了功法品質的設定。
因此,這些散修聽到白隱口中的“超品功法”,才會顯得如此愕然。
要知道,想要傳授給天人功法,前提是自己的功法造詣達到相應的程度。
極道宗白隱的功法造詣……
竟然已經達到了超越極品的超品境界?
一些散修曾跟天人進行過交易,透過傳授給天人功法,獲取靈石或是對天人進行僱傭……
從而瞭解到自身的功法造詣。
大多是下品,中品都屈指可數。
想到這件事,散修們心中苦澀的同時,不由感覺到些許崇敬。
這就是自己與【準真仙】的差距?
事實上,目前的修仙界對於“品質”的判斷,仍舊不夠準確。
影響功法品質的要素,除了修仙者的“造詣”,功法自身同樣存在“品質”的差別。
就像白隱學過的《萬劫不滅體》。
它作為真仙之上推衍出來的頂級傳承,基礎便是紅色絕品級別的功法。
經過學習後,更是很容易達到紅色絕品之上的境界!
這才是體修白隱僅憑練氣期的修為,就能越階擊殺化神修士的重要原因。
在功法、天材地寶、頂級肉身的共同加成下。
白隱如果做不到這種程度,那才是真正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