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之帝國崛起> 初至大明 第四十六章 辯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初至大明 第四十六章 辯論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熱議稅制和戶制改革,一群人隱匿在人群中,傾聽著人群的討論,其中一個人正是那個中年居士,他的衣服並沒有像明朝讀書人那般花團錦繡、顏色豔麗,只是很普通的一襲麻布,頭戴方巾,拿著一把扇子,聽著熱議不時點頭。

近晌,或許是累了,他離開人群,朝著不遠處的酒樓走去,身邊若隱若現幾人跟在他的身後,到了茶樓尋了個靠窗的座位,中年居士眉頭緊皺,一旁的掌櫃侍奉喝茶,輕聲說:“教主,朝廷弄這個玩意到底是想幹什麼呢”?

中年居士喝了口茶,似乎是心事重重,良久才徐徐說:“朝廷這一招好狠,直接捅了我們的心窩,讓我們在京城的人趕緊離開吧”。

“您......是說針對我們的”?掌櫃臉色大變。

“不”,中年居士搖搖頭:“不是特意針對我們的,我們只是其中一環而已,雖然朝廷真正的用意我還沒看出來,但至少我猜測到了一半,一是減輕稅賦,二是要對那些豪紳下手了,三是藉著此機會重塑大明秩序”。

說完,中年居士遙望大明宮城的方向,眼神幽幽:“呵呵,弘治好手段啊”。

弘治帝在幹什麼呢?正坐在金鑾座上看著底下的大臣吵作一團,眼神不時飄過下首的朱厚照身上,心裡恨恨的:“就你這痴兒多事,現在好了吧,在東華門搞了個紡織廠也就算了,竟然還想著擴張,解放婦女?虧你想的出來,這幫大臣哪個好惹的,你慢慢消受吧”。

“陛下,臣認為此舉萬萬不妥,婦女拋頭露面成何體統,有辱婦女貞節,臣建言關閉紡織廠”,工部尚書曾鑑大聲的說,說完後就一直盯著朱厚照,弘治帝和其餘大臣也看著朱厚照。不用說,這種大逆不道的建議也只有朱厚照敢提了,對於這個始作俑者,大臣們可沒有什麼好臉色,本來由宮裡出面搞了個紡織廠,礙著太皇太后的面子,眾大臣捏著鼻子也就認了。

朱厚照不好意思的低頭摸著鼻子,這老傢伙還真的正直,一點面子都不留給本太子。朱厚照整理了下衣裳,對著曾鑑做了個輯,緩緩的說:“曾大人,本宮聽聞曾大人令尊早逝,是令堂撫養你長大,不知道令堂當年是怎麼養活一家人呢”?朱厚照說完就盯著曾鑑,曾鑑老臉一紅,母親怎麼養活一家人呢?家裡的田地都是母親打理,農閒時母親去幫人洗衣服,上山砍柴去賣,這不就是拋頭露面了嗎?

他求助的眼光望向內閣幾人,劉健等人摸著鬍鬚避開他的目光,老神在在抬頭看著上方,笑話,三人可剛從清慶宮那裡出來,太皇太后、吳太后還有當今皇后話裡話外可是狠狠說了一通婦女地位低下的事,太皇太后最後甚至明著威脅:“若是敢反對,少不了把你們幾位的妻妾一起召進宮裡商討”,三位閣臣可不敢當這個出頭鳥。

“大人,本宮不敢逾越人倫道德,解放婦女並不等於風俗敗壞,只是讓老百姓家多一個賺錢養家的人而已,紡織廠到目前為止可有傷風敗俗的事發生?但每天創造的利潤可不少,那些婦女在紡織廠賺的錢也不少,足以彌補家裡,紡織廠也透過這種方式賺了錢,朝廷拿到了稅賦,布匹供應大大增加,價格便宜,老百姓都能穿上新衣服,邊疆將領不用受寒,大家共贏的事情為什麼偏偏繞不過一道所謂的“拋頭露面成何體統”的怪圈呢?本宮只是想著東華門的紡織廠已經到了極限,同時為了考慮運輸的成本,建議解放婦女而已,解放婦女是解放生產勞動力啊”。

朱厚照越說越激動,既然說到這份上了,也不用客氣了,直接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說這些話的可是貧困的老百姓麼?還不是那幫整天無所事事搖頭晃腦吟詩作對的讀書人嗎?他們會什麼?耕田種地?保家衛國?笑話,整天在那裡自作聰明的指點江山,朝廷設定的政策只要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就是不行,這是讀書人嗎?是蛀蟲,在我眼裡他們就是蛀蟲,大明的蛀蟲”。

蛀蟲?殿內眾大臣互相看了看,在座的可都是讀書人,這是在指桑罵槐嗎?眼裡都噴出怒火。弘治帝為了掩飾尷尬和心虛,端起茶杯假裝喝水,心裡為朱厚照捏了一把汗:“痴兒,你這是捅了馬蜂窩啊”。

朱厚照看了看大家的表情,也明白自己刺痛了這些大臣的神經,趕緊拱了拱手說:“諸位大臣,本宮不是在說你們,你們為了朝廷,為了社稷鞠躬盡瘁,是讀書人的楷模。說回正事,讓那些婦女出來做事,本意是解放勞動力,讓老百姓的家庭多一份收入而已,這不是洪水猛獸,也沒說讓這些婦女做不三不四的事情,也沒有去突破人倫道德。家庭式作坊終究是小打小鬧,而且這種方式對於老百姓極為不公平”。

“現在的婦人在家裡織好布交給商人,但價格很低,和婦人的辛勤付出不成正比,這是什麼原因呢?商人奸詐嗎?不完全是,而是因為單個婦人沒有議價能力,商人給了這個價錢,這個婦人不願意,有另外的婦人願意,這就造成了老百姓惡性競爭,價格越來越低,賺的錢越來越少;而商人卻越賺越多,所以給了大家商人逐利奸詐的印象。可若是按照本宮所說,把這些婦人聚攏在一起,由工廠出面和商人議價,可以抬高價格,若是這個商人不願意,還可以找另外的商人,情況完全不同,婦人的收入也不會如此低微”。

眾人若有所思,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他們有的時候只是繞不過道德的束縛而已。謝遷遲疑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若是安排得當,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說完還看了看首輔劉健和李東陽。

“佀大人,前段日子本宮送給您的新式織布機,使用的如何”?

佀大人沉默了好久才拱了拱手說:“謝殿下,確實極為方便,效率比之原來的織布機高了無數倍”。

朱厚照點點頭,對著眾大臣說:“各位大人,本宮沒有惡意,只是純粹想做一件有利婦女和老百姓的事情,而對於風化的事情,本宮也有所考慮,現在紡織廠裡從上到下全是婦女,若是朝廷允許民間自建工廠,可以制訂相應的條文,比如說紡織廠、成衣廠等這些需要大量婦人的工廠和店鋪,不允許男人進入。或者說各位大人家裡有合適年齡的女子也可參與進來,所以本宮懇切希望各位大人在做決定之前,能去紡織廠實地考察一番”。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各位大人只好把目光移向內閣輔臣三人身上,看得劉健好不自在,劉健本意是反對這種事情的,但當抬眼看到朱厚照真誠的目光,他又扭頭看了看金鑾座上的弘治帝殷切的眼神,再想起太皇太后臨走之前威脅的語氣,摸著鬍鬚欲言又止。

李東陽看出了劉健的為難,站出來呵呵笑了聲:“佀大人,先拋開別的不說,就只說說按照太子殿下說的這種集中式生產的方式是不是如殿下所說的那樣,不會被商人壓價榨取利潤呢”?

佀大人說:“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商人不生產,不過是轉手賺取差價,只要我們手中有大量的產品和掌握了生產,那麼肯定是由我們定價,拋開.....道德層面,這件事的確是利國利民”。

李東陽點點頭:“若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背上罵名又如何。我們站在這高堂上,不就是為民嗎”?說完李東陽定定的看著劉健。劉健苦笑了一聲,“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去實地....嗯,考察一番,這也算是體察民情吧”。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東華門的紡織廠,門前依舊車水馬龍,到處是各地的商人來此提貨。朱厚照帶著諸位大臣從側門進了紡織廠內部,馮秋荷已經帶著廠裡的一幫女人恭候在旁,眾人也就在此停了步,看著前方井然有序的廠房整齊擺著的紡織機,飛梭聲絡繹不絕,婦人正聚精會神的操縱著機器,一匹匹布快速成型,一匹布好後,會有婦人收拾捲起來,不一會,地上擺滿了一捆捆卷好的布匹。

眾大臣嘖嘖稱奇,早就聽說紡織廠織布快如閃電,紡織廠的布一經推出,即刻以低廉的價格迅速佔領市場,現在市面上的布匹都是皇家紡織用品商社的布匹,整個紡織廠裡沒有一個男人,粗壯的婦人推著小板車來回搬運織好的布匹。

分工明確,眾大臣看了不禁點頭,弘治帝隨口問馮秋荷:“婦人的工錢如何”?

馮秋荷微微躬身回答:“回陛下,紡織廠按照太子殿下多勞多得的要求進行分配,將女工按照熟練度分了幾個等級,最高的是一等技工,一月基本工錢五兩,然後按照布匹數量提成,二等技工四兩,三等技工三兩,雜役二兩,店鋪掌櫃是四兩。紡織廠裡還進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像一等技工除了基本月錢外,還有提成和獎金,每月大約也是五兩,這樣一等技工每月收入大致十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