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大劫,打破了很多人的計劃。可那又能如何呢,日升月落時間在往前,不會有任何變化。天地寂靜,西方諸佛閉門不出。聖人不在,天庭休養生息,雲夢澤也是大門緊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次眾仙死傷太多,一些古老的傳說慢慢的就淡了。老一輩的仙人也慢慢在眾人眼中淡去,洪荒成了新生仙人的天下。
只是可惜天地大變,修道變得艱難。新生的仙跟腳出身都大不如前,莫說是大羅金仙,就連金仙道行的也甚少。大多都是些天仙,玄仙。老一輩的隱沒,上次大劫的緣故(多如同羲月一般,靈寶不是鎮守山門大地,就是隨著老仙人退隱),先天靈寶一度成為傳說。對於法寶的渴求,使得煉器成了新生仙人之中的潮流。不過這煉器可不僅僅是需要材料,還需要很多的條件,不是所有人都能練成合心意的靈寶來。所以大多數仙人又開始了研究法術,這可好,不需要材料,也沒有什麼苛刻的條件,更沒有成本。
而後法術時代開始來臨,各種法術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雖大多都沒什麼意思,但也不乏有些驚豔之作,甚至不弱於孔宣的五色神光。最出名的大概就是根據玄門典籍和諸多大神通者流傳於世的一些法術和傳說整合而來的,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術。
天罡三十六法包括:斡旋造化、顛倒陰陽、移星換斗、迴天返日、喚雨呼風、震山撼地、駕霧騰雲、劃江成陸、縱地金光、翻江攪海、指地成鋼、五行大遁、六甲奇門、逆知未來、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飛身託跡、九息服氣、匯出元陽、降龍伏虎、補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無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開頃刻、遊神御氣、隔垣洞見、迴風返火、掌握五雷、潛淵縮地、飛沙走石、挾山超海、撒豆成兵、釘頭七箭。
地煞七十二術包括:通幽、驅神、擔山、禁水、借風、布霧、祈晴、禱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風、煮石、吐焰、吞刀、壺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隱形、續頭、定身、斬妖、請仙、追魂、攝魂、招雲、取月、搬運、嫁夢、支離、寄杖、斷流、禳災、解厄、黃白、劍術、射覆、土行、星數、佈陣、假形、噴化、指化、尸解、移景、招來、逐去、聚獸、調禽、氣禁、大力、透石、生光、障眼、導引、服食、開壁、躍巖、萌頭、登抄、喝水、臥雪、暴日、弄丸符水醫藥、知時、識地、辟穀、魘禱。
其中三十六法,乃是大術,奪天地之造化,非常人能習。一旦練成,上天入地,追星拿月,神鬼莫測,乃是真正的道門大術。
三十六法也叫三十六神通,因為它們可以和那些天生的神通相比,有著可以進化的能力。伴隨著修為提升,這三十六法的力量也可以提升。不僅僅是道行提升的力量提升,而是法術等級的提升,一直到大羅金仙都可以發揮出超越自身修為的力量。甚至其中幾法,練到極致可以摸到法則的門檻。
這三十六法也可以看做是仙道的基礎,幾乎涵蓋了所有神仙的能力。可能法術名字不一樣,形式也不太一樣,但就本質來說,洪荒眾仙乃至聖人的手段,大多也逃不出這三十六法。
而七十二術,相對就是普通一些,可以說是都是入門之術,多是未成仙道之前修煉的法術,也看做是三十六法的低配分解版。修習完七十二術,在修習三十六法,可以事半功倍。
當然這裡的三十六法,七十二術,並不是西遊世界之中的天罡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若是單純的指那種變化之術,可以說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算是脫胎於三十六法中的胎化易形。
胎化易形一開始變化之術,變化其形,練到深處可以擁有化形之物的神通之力。諸如化成鳳凰,那就能得到鳳凰的神通之力,南明離火,亦或者是涅槃重生。
修成胎化易形可變化世間萬物,盡得周天變化之妙,比之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要來的更加厲害。但是這也指的的是變化之術,西遊之中的三十六變和七十二變配套的應該還有功法,不單單是一種神通。
不過這三十六法,七十二術雖然厲害,但也幾乎沒什麼人全都會。比如胎化易形,會變化成他物,也就算是學會了。變得越多也就越精通。可是這智商剛剛入門,想要將這道法術練到高深,需要取得所化形之物的精血或是精氣。這可就不容易了,一般飛禽走獸變了也沒意思,高等種族的精血也不好求,想要練到大成起碼要一百來種精血。而且不是得到精血,就能練成這一物種的化形。
所以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太耗時間和精力了。想要完全將這三十六法學會,那不知道要多少時間。而且這三十六法和七十二術,都是根據傳說整合在一起的,並不是由一個還活著一個教派參悟而出的。它們散落在洪荒個個地方,不同人的手裡,都是不傳之秘,想要收集到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洪荒也因此有著傳言,說能將三十六法全都學會,融會貫通,便能證的大羅之位。也是因為這樣,這三十六法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有傳言說女媧就是將斡旋造化修到了最深處,才能補天造人。
就在洪荒眾生如火如荼的參悟法術之時,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上,一塊仙石開始震動,吸納起方圓數十里的精氣,就連十州三島祖脈上的靈氣也永遠不斷的沒入仙石之內。
此石卻是不凡,自開天闢地便存在,其高圍按二十四氣,其上竅孔對應九宮八卦,又沾染過女媧補天石所用的五彩石精氣。
大約半日之後,仙石停止了吸收精氣。自西方吹來一陣微風,仙石迸裂,產一石卵,再風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出世後,眼裡冒出兩道神光,射衝斗府,驚動的天上星宿。
羲月自雲夢澤睜開了雙眼:“這猴子,可算是出世了。”
羲月慶幸,這猴子不是真的補天石所化。不然牽連上女媧,到又要廢上一番功夫了。
“還有五百年啊。”羲月感慨了一句。
羲月又看了一眼西牛賀洲,那裡果然出現了一座仙山,大名鼎鼎的方寸山。好一個菩提祖師啊,準提佛母。不過羲月並不打算做什麼,那裡畢竟是佛門的地方,有準提佛母坐鎮,想要做什麼不容易。而一個準提佛母,也不值得羲月出手。
&n。妙書屋.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