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病好,姻緣好算不得什麼,可是那日正巧是七夕。那日據說是那太陰娘娘顯靈,讓她沐浴了月光,所以百病全消。當然,事情真實與否已經難以考察。不過那人年年七夕來此祭拜的行為倒成了這長安城的一大習俗了。現今不少達官貴人家的千金都會在這日夜晚來此祭拜,以求身體安康,姻緣美滿。此處到還真的靈驗,不少來此祭拜過的人日子都過幸福美滿。
羲月來到此處之時,這個小小的空地廣場早已人聲鼎沸了。不少人席地而拜,擺了兩碟新鮮的瓜果。而前頭那幾個,顯然是地位頗高的,香案擺著,瓜果糕點都十分精緻,還有香爐燭臺。
這個拜月的典禮,羲月聽著前頭的幾個小姑娘說,還是有人主持的。主持的人都是品德俱佳,女工出色,家庭美滿,子女雙全的婦人。
至於是怎麼形成的,羲月不用猜都知道。喜好名聲的漢家文化,怎麼會錯過一個可以揚名的機會,哪怕是花費些錢財,也沒有什麼要緊的。要不是這裡不算什麼入了帝后眼睛的地方,估計那些王公貴族的貴婦人都要爭破頭。
羲月看了看那顆桂樹,倒是不凡,乃是一顆靈樹,沾了幾分月華桂氣,有幾分能耐。只是這桂樹沒有走成妖之路,而是以樹形守護這方土地。它的選擇倒也不錯,本就是樹,紮根大地,不喜歡挪動。而不成靈,只要不是什麼潑天大禍,就能千載萬載的活下去,天地不僅不會降下劫難,還會因為它有功於天地而庇護於它。
說這顆樹是月桂化身,其實也沒什麼錯。它破土成苗那日就受到了月桂靈氣的滋養,又日日沐浴月華,吸收天地間溢散的月桂之氣,以及帝流漿,如今也有了幾分月桂的樣子。只是較為內斂,一次花開,唯有一兩朵,是那仙花靈物,可以讓人百病俱消。
那個傳說之人大概就是獲得了那麼一朵靈花,才能重病痊癒。而月桂,桂同貴字,並不是凡人的浮想聯翩。桂樹確實是能帶來貴氣,無論是富貴還是華貴。只是桂樹也講究一個緣字,非積善之人不可亂動桂樹。桂樹在風水之中也是好物,只是也不能亂種,否則只會弄巧成拙。
這顆桂樹虧得是在這共有之地,否則一般人家定然壓制不住這桂樹的貴氣,反而令其福薄。整個凡間人族,除卻皇宮,再找不出可以鎮住這桂樹的存在了。
其實一般來說,大凡古木都不會出現家宅之中。不僅僅是因為古木難長,家宅易變,更是因為古木福氣太重。就像是一般人家用不得麒麟鎮門,實在是物極必反。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看見在寺廟裡有參天的古木。
羲月能感受到這可樹匯聚很強大的福運,都可以當做是鎮運的靈樹了。而且隨著眾人的祭拜,匯聚了香火信仰之力,已經可以反饋到信徒身上了。這是人們自我信仰之力,經過所祭拜之靈本身神力的洗滌反饋到自己身上。
神不會隨時隨刻的幫助的人,他們也需要修行,而且他們的修行並不需要什麼信仰之力。他們也不是依靠人族的供奉才能生活下去的。那麼神靈顯靈是怎麼回事呢,神靈有空幫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人類自己的救助。長久信仰一個人,祭拜神像,那會使得神像具有靈性。這股靈性是源於神,也有神的一絲力量,這絲力量會精華斑駁的信仰之力,用來維護神廟和神像,同時也會將人族的信仰之力反饋到自己身上,助他們完成心願。
這就算目前洪荒之中對於信仰之力的運用。至於後世傳說神需要靠人的香火才能活下去,或許有,但是現在真的沒有。現在能登上神位受人祭拜的,至少也會是地仙的道行。本身都是走的仙道,吸納天地靈氣,並不需要信仰這東西來修煉。
而那些上封神榜的神,他們的力量是來至於自己以前的力量,也有被封神榜直接賦予的力量。成神後他們並不是不能修煉,至少效果微乎其微罷了。他們也是吸收天地靈氣修煉,而非香火信仰。不然的話,洪荒的人間早就成了諸神爭奪香火的戰場了,道觀又豈會建立到那些高山幽靜之處。
當然,人族的信仰也不是全然沒有什麼用的。信仰的人多,就會有一些人族的氣運。就像是玄門,一直享有人族很高的氣運。但是這個氣運是屬於整個玄門的,與個人關係不大。只是香火多了,因果纏的多的時候,也會有功德。出力的好,也是一種修行,所以才會有很多神願意時不時的顯化人間,救苦救難。
人拜神不是都有所求,神救人也並非都是有所謀。就像是富人,有能力的他願意無償幫助有苦難的人,但是這並非就是他必須做的。
羲月站在遠處的屋頂上,看著一個個姑娘天真爛漫的樣子,倒也露出一個笑容。古時候的人,接觸的東西少,整體確實是要單純許多,也知足許多。
“大家快準備準備,時辰快到了,我們要開始了。”一個有些氣度的女子在場上說道。
很快大家就安靜了下來,開始整理自己的儀容,檢查自己的貢品。
不一會,一個穿著隆重的中年女子從旁邊的屋子走了出來,開始主持這場拜月典禮。現場,清一色的女子,不帶一絲陽氣。
眾人點燭燃香,口中唸誦著,開始祭拜起來。
“娘。。夫人,我們來晚了,她們都開始了。”
忽而一個聲音落入了羲月耳朵裡,羲月一眼望過去,那裡有一個丫鬟,長得有幾分清秀。她的左側還有一個長相明媚嬌豔的女子,衣著華貴,氣度不凡,只是臉上的表情有些傲慢,彷彿一切都入不了她的眼。
“都怪你找不到路,害的本宮錯過,還不把東西擺好,快些祭拜,要是壞了本宮的好事,有你好看。”女子壓著聲音說道。
“奴婢也是不認識路。”小丫鬟有些害怕。
“還不快些。”女子有些不耐煩。
“諾。”小丫鬟手腳麻利的擺好香燭,開始跟上前面的人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