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而又過了幾天,正巧是休沐日,不單單是陸峰,就連在外讀書的兩位公子陸麒和陸麟也都回來了,加上陸清塘三人正好一起在書房接受陸峰的私下指導。
陸峰內院亂七八糟,他本人文采倒是十分不錯,也是二甲進士出身,還考進翰林院當過差的,只可惜為人做事上平庸,最後也只是去了國子監當個國子助教。
至於他的兩個兒子說來還不如他。
大公子陸麒乃是夫人所生,文采平平,性格庸碌,因為是嫡長子受了恩蔭去了國子監讀書。
二公子陸麟是秦姨娘所出,文采上倒是比陸麒好上一些,只可惜家中能靠著恩蔭去國子監的只有一人,他現在和陸清塘一起在京城外的上清書院讀書,這件事倒是讓本就氣量狹小的他對自己大哥越發不滿了。
陸府妻妾不和,兄弟也不和,家宅不寧是陸清塘這個外人都能看出來的,卻不好插嘴說什麼。
但,看了眼正在和自己大兒子陸麒說話的陸峰,陸清塘就忍不住好奇,他就真的一點都沒察覺出來嗎?
陸清塘住在陸府一來的確是家中窘迫,現在讀書可是一門奢侈品,能省則省,二來也的確是因為陸峰文采不錯,在學業上能給與他不少幫助。
其他的不說,陸峰在學業上對他和對他兩個兒子一視同仁,為此陸家其他人對陸清塘的刁難也就不算什麼了,他心中其實還是感激這位族伯的。
時間一晃而過,也到了傍晚該休息的時候,在大公子二公子接連問完自己學業上的問題後,陸清塘這才上前詢問,他今日的問題頗有點偏門,耽誤的時間也就久了一點。
陸峰便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先回去休息,大公子鬆了口氣,趕緊走了,二公子看了眼陸清塘,眼中帶著一絲嫉妒,最後還是走了。
陸峰和陸清塘從紅霞滿天講到星河閃耀這才結束,看著面前一表人才,學業上遠超自己兩個兒子的堂侄子,陸峰又是歡喜又是惆悵。
歡喜是自家又出了一個人才,惆悵是這個人才不是自己兒子,不然他也就不需要擔心了,說到擔心,他又想到了自己最近發愁的事情。
哪裡知道一個庶女的婚事會這樣麻煩?哎。
他這一感嘆,便嘆息出聲,這下陸清塘自然不能當做沒聽到,便開口問:
“大伯因何事發愁?”
陸峰陸家大房長子,陸清塘稱呼一句大伯倒也沒什麼問題。
“我......”
這種事情陸峰自然不可能和小輩說,但又因這件事的確私密,實在是找不到人說,便只能含糊道:
“我只是在感嘆時光飛馳,人生在世不易,和你一般年輕時,讀書雖然苦,但心也靜,現在年紀大了,也算成家立業了,但也總是為此所苦。”
他這麼一說,聯想到最近府內的謠言,陸清塘就明白了七八分。
這種事他的確不好插手,但想到不久前溫言勸慰自己保重自身的三表妹,又不忍心看她受難,斟酌些許,陸清塘便笑了笑,開口道:
“小侄在族內,從小便聽著大伯您的事蹟,幸在學業上有幾分天賦,如今能站在這裡,得到大伯您的指點已是曾經想不到的事情,現在又聽您如此說,雖然無法緩解您的苦處,但心中卻覺得您又親近了幾分。”
“哦?因為我的憂愁?”
“畢竟您也算,不,不單單是我們族內,是我們縣城內流傳的一位大人物了。”
“哈哈哈哈,清塘你倒也會說這些奉承話了。”
“讓長輩開心,說些也無妨,不過您聲名在外這件事我可沒說謊,您的進士牌坊可是我們這些學子每次去貢院前都要瞻仰一番的。”
直接承認反而讓陸清塘更加顯得誠摯。陸峰其實也清楚陸清塘說的也算真的,他們那個小縣城雖在江南,可也的確偏遠,出了個他這樣當京官的可不就是大人物,學子們考試前去瞻仰瞻仰,沾沾喜氣也不奇怪。
只是聲名在外啊.......名聲,名聲,嘆了口氣,陸峰覺得自己或許已經有決定了。
不過第二日,也不需要他做決定了,太后懿旨開始大選,官家出生的適齡女兒都要入選,自然也包括他家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