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營部?”
劉協此問一出後,徐榮略微有些疑惑,下意識回答道:“回稟陛下,我軍初到此地安營紮寨,糧草物資供應皆不短缺,不若先行對青州發起攻勢,探查其防備虛實吧。”
徐榮這麼一說,劉協便知道,他是完全沒明白自己這番話的用意何在啊。
笑了笑,劉協也並沒有苛責徐榮的意思。
畢竟身為兵部尚書,徐榮每日要處理的事情也很多,並未交代他關注的事情,有所遺漏也在所難免。
“那汝便領軍五千,先攻青州城樓,以探查其防衛情況吧。”
劉協隨口下令道。
“陛下這是讓臣親自領兵上陣?”
劉協此言一出,徐榮大喜過望。
自從擔任兵部尚書以來,徐榮久疏戰陣,遠離一線,已太久沒有親自領兵的經驗了。
作為軍人,不想上陣殺敵是不可能的,此刻陛下點兵命他上陣,徐榮心中可謂又激動又感覺壓力十足。
“怎麼?你不願意?”
劉協反問道。
“絕無此意!”
徐榮連忙說道:“請陛下放心,臣必親率將士,衝鋒在前,絕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嗯,那就去吧。”
長安軍自改革軍隊制度以來,歷經大小戰役無數,到此刻已經是人員完備,制度成熟。
很多時候劉協也只需要下一道命令就是,具體作戰部屬,長安軍軍中各級將領都有著豐富的經驗,不需要他操太多的心。
徐榮身為兵部尚書,雖然已許久沒有親自領兵上陣的經驗。
但此戰有他親自壓陣,而徐榮在長安軍軍中的地位也頗為超然,三軍用命,自然不在話下。
點兵過後,徐榮領命而去。
劉協又喚來了軍中一名年輕將領,派其領命前去催促民兵營部加快行軍速度,爭取早日到達青州城下。
和徐榮所想有所不同的是,劉協關注民兵營部的行軍情況,並非是憂心長安軍糧草輜重的補給問題,而是另有所望。
自朝廷新政實施以來,六部官員齊心努力之下,長安城興建了容納百姓的街巷,開墾了數十萬可供耕種的新田,按照系統商城中購買的農具樣式,吩咐官造坊造出了同等樣式的農具,以供百姓農時之用。
而這些,僅僅是百姓民生方面的努力和改進。
這一兩年的時間內,劉協做到的事情遠不止於此。
此戰對手曹操拒不奉詔後,採取了堅壁清野,數城連橫的做法。
簡單來形容,就像是一隻烏龜將四肢和腦袋全都縮排了堅固的龜殼裡面,任由外面風吹雨打,也是紋絲不動,讓人無從下手。
對於可能出現的此類公司攻堅情況,劉協也早有準備。
而這份準備,早在一兩年前,就有計劃在案,有專人執行。
此番出兵,在民兵營部中,就有著劉協專門為攻克堅城準備的殺招。
這是一個從官造坊分離出來的衙門,一兩年的時間,也只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此戰,就是他們幸苦成果即將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