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妙計啊!郭艾,汝真乃我之子房也!”
聽到郭艾說出了他的心裡話,袁熙哈哈大笑,摟住了郭艾的肩膀,親暱無比。
子房,也就是張良。
漢初三傑之一。
袁熙此言,是將自己比作將興大業的漢高祖劉邦了。
也不知道漢高祖劉邦他老人家泉下有知,會對此作出什麼評價。
倒是被比作張良的郭艾連忙躬身行禮,自謙道:“少主言重了,臣焉能與子房先生相提並論。”
“現在不能比,以後就能比了,此事若成,他日我能入主冀州,汝於青史之名,絕不遜色於子房!”
袁熙拍打著郭艾的肩膀,哈哈大笑。
面對如此盛情誇讚的少主,郭艾也只得勉強一笑,躬身謝過。
計策商議既定,接下來便是執行。
袁熙喚來麾下謀臣、將領,在穩固幽州城防的前提,命人前往冀州,面見袁尚,陳明來意。
一切安排妥當後,袁熙當即在府內大設宴席,款待眾臣。
席間,袁熙在一片歡呼聲中舉杯,與眾臣痛飲,拜謝眾臣團結一致,保衛幽州之功。
幽州文武也各自對袁熙送上誇讚,讚揚少主能力拒長安軍於幽州城外,可謂是膽氣無雙,英雄本色。
一時間府內氣氛歡快無比,各色美味菜餚流水般端上了桌,眾人對飲、舉著,情緒高漲。
眾人有了新的前途和方向,一掃此前數日被長安軍兵臨城下的陰霾和壓力,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然而……
數日後。
當那些被袁熙派去冀州的官員急急忙忙從小路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趕回幽州後,幽州府內,包括袁熙在內,每一個人臉上的笑容全部都消失不見了。
尤其是幽州刺史袁熙,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著站在他身前神色嚴肅的幽州將領馬渡,追問道:“馬渡,你方才說什麼?袁尚拒絕讓汝等入城?”
“是啊,少主,我等攜少主命令前去冀州,誰料冀州城門緊閉,我等表明身份後,他們非但沒有開城,還將我等痛罵一番,讓我們滾……”
馬渡沉聲稟報道。
“這不合理啊!這怎麼可能呢?我與三弟平素並無間隙,而且此番我可是帶著誠意去救援他的話,莫非他還不知道冀州已是大難臨頭,若無外力襄助,早晚必被袁譚及兗州曹操之聯軍所破?”
確認自己沒有聽錯,麾下將領帶人前去冀州釋放善意,結果連城門都沒有進,就被灰溜溜的趕回來了。
袁熙皺起了眉頭,不敢相信:“汝等可有陳明我之心意?”
“少主所吩咐之事,末將焉能怠慢?”
馬渡臉上一片愁苦,說道:“我等早已經將少主心意盡數告知,但那冀州城守將非但沒有開城,而且更加對末將等人痛罵不止,還說少主是……”
說到這裡,馬渡頓了頓,張著嘴巴,卻沒有再繼續說下去,後面的話沒有了聲音。
“還說我什麼?你直說無妨!”
袁熙有些著急了,連忙追問道。
“他們說……”
馬渡觀察了一下袁熙的神色後,低聲道:“他們說少主是不忠不義的叛徒,早已投降長安軍,還妄圖騙開冀州城門,以方便長安軍行事,他們冀州城……就算被袁譚率兵攻破,也絕不可能拱手讓給少主這樣的叛徒,以及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長安軍和長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