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沉默許久,並未發聲的趙雲此時也說道:“張將軍所言不錯。”
“但願陛下能堅定守城之心,勿要衝動行事吧。”
回望大帳一眼後,高順喃喃說了一句。
大帳內。
劉協進用晚膳。
晚膳並不複雜,三菜一湯而已。
這對於天子來說,自然是相當簡陋了。
但此刻正在軍中,也就沒那麼多規矩可講了。
而且劉協也並非鋪陳浪費之人。
一個人吃三菜一湯還吃不飽,要吃多少?
“陛下胃口不錯呢。”
見劉協動筷飛快,並未受近日戰況影響,老宦官忠漢滿臉慈祥,替劉協將空碗再度填滿。
“忠漢,你說朕是出兵,還是固守呢?”
劉協吃著吃著,隨口問了一句。
“臣自幼便入宮,見識寡薄,不敢置喙軍政大事。”
老宦官忠漢沒敢表態,躬身說道。
“無妨,朕隨意問問,你隨意答之即可。”
劉協擺了擺手中的象牙筷子,沒放在心上。
老宦官忠漢這才說道:“陛下既為四海之主,又立分田之策,廣收天下民心,如今反賊袁紹五路大軍齊進雍州,佔據六郡,危及百姓。
誠然固城守衛是最穩妥的策略,但若如此行事,陛下恐失雍州民心矣。”
“哈哈,說得好!”
聽到老宦官忠漢此言,劉協放下筷子,擊掌稱讚。
老宦官忠漢按照他的話說是自幼入宮,不通軍政,但能在宮中服侍數代帝王,恩寵不衰,肯定也是有其智慧在其中的。
而且大漢朝政不穩,幾十年風風雨雨走過來。
老宦官忠漢這雙眼睛,恐怕早已看過了太多太多故事了。
“朕欲即可組織長安軍反擊,後續新兵也盡數投入戰場,務必要及早收服雍州六郡,解救城中百姓,汝以為如何?”
劉協笑完後,繼續吃,邊問道。
“陛下有此念,是天下百姓之福也,臣唯願陛下顧及自身,勿置險地。”
老宦官忠漢躬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