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將錦衣衛匯總的軍情下放六部,讓六部官員各自做好應急準備。
至於長安三軍,仍舊駐紮於各自營地裡,按兵不動。
自從上次以閃電般的速度攻克雍州十郡太守府後,張頜之平虜營,鞠義之先登營,也均各自回營駐紮,再無出動。
冀州袁紹即將起兵的訊息傳到長安三軍營地內,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不日,兵部尚書徐榮入宮面聖。
“陛下,袁紹此賊,野心勃勃,我長安三軍,當真不用及早出動,做出應對嗎?”
行禮問安後,徐榮躬身問道。
他此番來,非是代表他一人的態度。
在他的身後,可以說站著整個長安軍派系的意志。
這番話與其說是徐榮想問,倒不如說是長安軍那數萬立功心切,想要憑藉軍功得出晉升的將士們問的。
想打仗,敢打仗,不怕打仗。
這自然是好事。
但怎麼打,什麼時候打,在什麼地方打。
這卻是一門學問。
劉協直接無視了徐榮眼神中的殷切期盼,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城中徵兵還順利否?”
“順利啊!非常順利!”
徐榮精神一振,拱手說道:“回稟陛下,如今我長安軍中各部徵兵情況皆極好,城內城外百姓想要參軍報國,為陛下效命,為大漢效命者不計其數。
若非因為各部有兵員數額限制,只要陛下一聲令下,就是幾十萬大軍,臣也能給你徵募到!”
幾十萬大軍?
這話劉協倒是相信。
原因也很簡單。
長安軍最近連戰連捷,功勞無數。
再加之每月月餉足額髮放,傷殘、陣亡將士均有價值不菲的撫卹。
在這亂世之中,還能有多少比在長安軍中效力更有前途的工作?
但徐榮這話也只能聽聽而已。
真要徵上幾十萬大軍,先不提能不能據此推平天下了。
光是按照劉協改革後的軍隊待遇制度,他的後勤就會首先被撐爆。
別說一年半載,恐怕就是三個月也難以堅持。
而且打仗也從來不是一個兵力堆疊就可以戰而勝之的簡單遊戲。
“徐卿有心了,既然徵兵狀況良好,那長安軍各部就按照既定作戰計劃,加強巡視力量即可,至於提前出動?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