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東漢初平三年,董卓築塢於郿。
其塢高厚七丈,遙望長安城,號為萬歲塢,世稱郿塢。
塢中廣聚珍寶,積穀為三十年儲。
卓自雲:“若事成,雄據天下;若不成,守此塢足以終老。”
後卓敗,塢毀。】
……
此時的楣塢並未毀去。
一望無際的建築群氣勢雄渾。
內外來往走動頻繁計程車兵身影暴露了楣塢此刻的不平靜。
楣塢佔地極廣,說是一塢,實則為一城。
此時的內城相府內庭中。
張遼、高順、陳宮各佔一方落座。
為首那裝飾華麗的寶座空無一人。
這原本是董卓的寶座,其後又歸屬於呂布。
到了此時,已無人願坐。
內庭之中。
一片寂靜。
僕人皆已被打發的遠遠的,無法靠近。
庭中三人面色皆沉寂,默然不語。
許久過去後。
張遼抬起頭,望向陳宮的方向,率先打破了沉默:“公臺,你方才所言之策,可有把握?”
“定有把握!”
見到張遼開口,陳宮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連忙說道:
“文遠,事已至此,幷州軍已敗,主公多半已死於長安天牢之中,楣塢糧草雖足,但無險可守,不日長安天兵將至,而我軍士氣低迷,如何可擋?”
頓了一頓。
陳宮望向臉色陰沉的可怕的高順,一併勸道:
“高將軍,曹操此人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昔日董卓為相時,他曾借獻刀之時意圖謀刺,事敗後逃遁遠去,如今正在兗州招兵買馬,廣納賢才,風頭正盛,若高將軍與文遠領兵去投,正是雪中送炭,兩位將軍必受曹操賞識與重用也!”
“嗯,公臺此言不無道理,伯平你覺得呢?”
張遼聽完陳宮所言後,並未馬上表態,而是將目光望向了高順,詢問道。
高順並未回答,只是本就緊皺的眉頭,皺的更深了。
“高將軍,該做決定了啊,高將軍亦是知兵之人,須知兵貴神速,若不早做決斷,恐有身陷重圍之危啊!”
見高順皺眉不語,陳宮站起身來,加重語氣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