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什麼是武?”
“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有史可考之人,是二世皇帝的帝師。
——‘偃息之風’,呼蘭唄。
關於他的具體事蹟,你們可以在課餘時間去圖書館學習。
那是位在泥土中掙扎的半大青年,如何發現了對知識的,轉而投身學習。
併發明創造了一系列武功,以增加自己的學力。
最終以白首之姿,成為了‘當世博聞第一’的,相當勵志的故事。
不過這個內容,與我們本節課,關係不大,就不在這裡多說。”
“當時,帝師提出這個問題,面對的,是正在成長中的二世。
彼時的二世皇帝,還遠沒有達到後來的‘智近乎妖’的程度。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他並沒能在第一時間答上來。
而是思考了一整天,參考了無數的文獻,並且有了相當的發現。”
“他發現,在久遠以前,人們只是盲目的致力於短期收益的變強。
凡是直觀上能變強的,就採用。
凡是直觀上不能變強的,就唾棄。
那個時代,持續了相當久的時間。”
“那時,人們的丹池之內,還沒有內氣。
紫府之內,也沒有文氣。
神魂之內,更沒有信仰之力。
周身上下,也沒有種種神異。
——因為這些東西的鍛鍊,都需要太長的時間去打根基。
別的不說。
光是任何一種修煉方式最初的‘築基三年’。
在當時的人們眼中,那便是毫無意義的浪費生命。
甚至有極端主義者認為。
強行的約束人類的慾望,是違反著人類這一存在本身的。”
“然而,就是在這種對於修煉者來說極端惡劣的人文環境中。
武道的概念,卻已經有先驅者做出了試探和鑽研。
他們認為,什麼是武?
‘強身健體,止戈為武。’”
老人家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了這八個字。
然後轉身對著所有學生們說到。
“這便是人類歷史上,對於武道為何物,所給予出的,最初的答案。”
……
“當然,說它是一種答案,並不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