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虎牢關內都沒有任何動靜,聯軍這邊倒是熱火朝天,幾日下來,總算是將營地紮好,汜水與汳水沿岸,從北到南,從西向東,方圓十平方公里,樹木被砍伐殆盡,烏泱泱帳篷連綿似海,無窮無盡。
雖然砍伐樹木有破壞生態環境的嫌疑,但虎牢關北段的黃河地段並沒有植被,所以聯軍砍伐的樹木都是嵩山上的樹,此時的嵩山人跡罕至,數十公里連綿起伏的山川原始莽林,山林中豺狼虎豹遍地,就這點樹木,根本不會給黃河與嵩山的生態造成太大的影響。
等到聯軍抵達虎牢關的第五日,營寨總算是全部豎起來,接近二十萬的大軍藉著營寨與防禦工事,安穩駐紮。冀州刺史王芬在鄴城,作為聯軍的後方大本營,與青州一同運送糧草抵達滎陽,再將滎陽作為中轉站,運送至聯軍大營內。
這就跟袁紹大軍與曹操大軍在官渡對峙,袁紹的後勤糧草全放在官渡背後的烏巢是一個道理。行軍打仗肯定不能將糧草全部堆砌在營寨裡,一旦開戰,營寨被毀壞的話,糧草也很容易被毀壞,必須安置在後方。
為此劉備讓關羽張飛領兩萬人駐紮在滎陽,由牽招負責鄴城到滎陽的糧草運送,一路沿途設定大量關卡警哨,糧草運輸不僅有大隊士兵護衛,還有無數騎兵探馬來回遊弋,防止糧路被斷。
至少在這段時間,陳暮肯定是給袁紹好好上一課,教教他怎麼才能保護自己的糧食。當然,現在的袁紹也不知道自己十多年後會被奇襲烏巢,還在那誇讚劉備的謹慎。
又過了幾日,一切都安穩下來。到了第十天,聯軍總算正式在城外集結,大軍浩浩蕩蕩,無數旌旗招展,如一朵黑雲一般壓向虎牢關。
之前說過,虎牢關其實就是一座擋在交通要道上的城池,所以成皋縣城外的城牆,就是虎牢關的關隘。
作為洛陽的東面門戶,虎牢關城牆高四丈,也就是九米,巍峨險要,易守難攻。
劉備的主力大營就駐紮在城池三里外的丘陵空地上,說是丘陵,其實就是一堆小山包,中央有一大片空地,佔地約有兩平方公里,可以藉助這些小山頭修築瞭望臺,再修建柵欄營地,同樣也是易守難攻,十分堅固。
如果董卓的兵力足夠的話,這片地方肯定是要搶佔的,可以和城池互為犄角。但他兵力只有五萬,自然不敢出城結寨,因此才算是白白給了劉備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安營,與虎牢關進行對峙。
營寨之中搭建了露天大臺,各路諸侯匯聚於此,劉備高坐主位,諸侯們分列而坐,袁術和袁紹坐在兩側下首,其次是公孫瓚曹操孔伷韓馥王匡鮑信張楊孫堅等人。
劉備環視眾人,高聲道:“我軍抵達虎牢關已有十日,各路大軍都已準備就緒,今日召集諸位,就是準備先攻城試探,諸位以為如何?”
曹操說道:“盟主,我等大軍雖已立足,但攻城器械還未完全打造好,應該再等些時日待器械造好之後,方可進攻。”
“無妨,今日只是在關外叫陣,以做試探。我們一邊派人在外挑釁,一邊派人加緊製造器械。並不會真正進攻,若是城內迎戰,那便剛好試探一下敵軍虛實。若是不應戰,則削弱敵軍士氣,漲我軍軍威。”
田豐站出來說道。
這個辦法也是他提出來的,劉備欣然採納。
“那應該讓誰去在城外挑釁?”
袁紹詢問道。
孫堅休養幾日,雖然舊傷未愈,但還是想戴罪立功,連忙站出來道:“盟主,我願往!”
“不可,文臺傷勢還未恢復,怎麼可以出戰,還是等你傷勢好了再說。”
劉備堅決不同意。
陳暮提議道:“不如先大軍出寨結隊,看看城中反應再做打算。”
“可!”
劉備點點頭。
當下大軍出動,浩浩蕩蕩的人海從各路營寨中走出來,排列成無數個方陣,密密麻麻地聚集於城外。
軍中再次搭建起高臺,眾諸侯立於高臺之上,離城池約有二里地,也就是七八百米。
而大軍則由諸侯們的將領統領,立於城外一里半外,肅穆而立。
指揮台上豎起無數旗杆,各路諸侯齊聚於此。
如果董卓手裡有個迫擊炮,一炮就能轟掉關東軍的整個指揮系統。
可惜董卓沒有。
在臺下里十層外十層,光守衛在中央指揮台附近計程車兵就有五六萬人,別說董卓現在兵力少,就算是讓呂布帶著五萬大軍傾巢出動,短時間內也根本無法攻過來。
等到周圍兩翼計程車兵合圍,包括呂布在內估計都得被全部殲滅。
因此哪怕在城樓上,徐榮李儒閻忠等董卓軍指揮人員看到了敵方指揮台就在城下不遠的地方,也不可能下令進攻。
城樓上董卓軍嚴正以待,兩邊鼓聲如雷,萬鉦齊鳴,長螺號角嗡嗡吹響,戰場一片肅殺之氣。
“董賊,可敢出來一戰!”
“可敢出來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