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洛陽。
隨著事情逐漸塵埃落定,權力重新得到了分配,政局也逐漸穩定下來。
在這場權力鬥爭中,最大的贏家不是成為驃騎將軍,執掌洛陽一半兵權的董卓,也不是掌控朝廷政務的,成為百官之首的袁隗,更不是遠赴青州,坐擁一方的諸侯劉備。
而是廢掉劉辯,扶持劉協上位的董太后!
歷史上董太后扶持劉協失敗,被何進兄妹佔了先機,提前將她趕出皇宮,最終落得個“激憤而死”的下場。
如今卻在有心人的幫助下,竟然躲過了這場災禍,甚至執掌了權力。
這種情況,顯然已經比歷史上的下場要強不知多少倍。
永安宮中。
雖是白日,卻燈火通明,宮女宦官進進出出,不時端來新鮮的瓜果,太皇太后正在宴請自己的遠房侄子,恢弘的宮廷樂隊演奏著歌曲,歌伎跳著舞蹈。
為了方便每月的朝議,董太后已經將朝議地點又調回了北宮德陽殿,恢復了光武時在天子在北宮執政的情況。
這日下了朝議,董太后就安排董卓來永安宮享受享受。
一曲結束之後,餘音繞樑,數十歌伎下蹲一禮,董太后高興道:“唱得好,跳得也好,賜百金。”
這個百金並不是真的給一百斤金子,而是銅。因為金子過於貴重,所以常用銅來代替金。一斤銅能造77枚五銖錢,實際上一百斤銅價值不過7700枚,每人七千多錢,那麼多樂師歌伎,一場賞賜就是幾十萬錢,董太后倒也不是太摳門。
“謝太皇太后。”
樂師歌伎緩緩退下。
董卓諂笑道:“再過些日子,就是姑母壽辰,孩兒已經準備大禮,為姑母慶生。”
董太后笑道:“朕已是老婦,過一年少一年,不必太莊重。”
“姑母健康長壽,更應當大操大辦才是。”
董卓一門心思想討好董太后。
“好了好了,仲穎之心意,朕已知曉。”
董太后笑著擺擺手,這個族侄確實是會討自己喜歡,便說道:“剛才朕在朝廷之上,沒有提你為大將軍,你不會心生怨恨吧。”
董卓忙道:“怎麼會呢,是孩兒自己拒絕的,姑母待孩兒如親生父母,孩兒怎麼可能會心中怨恨。”
之前朝議,有董卓親信建議應該讓董卓擔任大將軍。
當時董太后沒有第一時間表態,倒是有袁家門生故吏站出來紛紛阻止,兩邊老大都沒有下場,但袁家門生較多,眼看已經把董卓親信駁倒。
這個時候董卓不得已下場,自稱德行不夠,拒絕了這件事情,董太后順勢答應,算是暫時將這個爭端擱置起來。
董太后緩緩說道:“你之前畢竟是外地刺史出身,初一入京,就被提拔為驃騎將軍,升遷速度太快。朕也恐惹人非議,所以朕打算年底提你為三公,明年再讓你做大將軍。那何進也是熬了四年才擔任大將軍,仲穎還是要有點耐心才是。”
董卓大喜道:“全憑姑母做主。”
“還有你提議為黨人平反,我知道你是想與黨人和解,與滿朝文武搞好關係,這件事情朕理解你,也都依你。”
董太后又道:“不過那陳子歸與張翼德的通緝令,還是撤消。劉玄德畢竟也是朝廷高官,先帝留下的託孤大臣,將來必然是要回洛陽任職。你與他同殿為臣,關係鬧得太僵也不好,能夠和解,還是儘量和解吧。”
原來的司徒丁宮,司空劉弘被罷免。這兩個,一個曾經跟著何進差點把董太后趕出宮,後來雖然也向董太后表忠心,但董太后小心眼記著仇,自然是第一個罷免他。
另外一個劉弘為人還算正直,反對廢帝,惹了董太后不高興。因此現在的司徒為黃琬,司空則是楊彪。
黃琬是屬於被黨人們弄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