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二月,望日。
樂安治所臨濟縣。
青州六郡中,只有樂安和東萊是郡,地方長官為太守。
以前樂安也是國,到漢質帝的時候,樂安王死後沒有子嗣,於是國除為郡,延續到了今日。
陸康就是如今樂安郡的郡守,在原本歷史上,中平二年,也就是185年,漢靈帝受張讓趙忠慫恿,要鑄造銅人,於是下令天下每畝收稅10錢。
陸康上書勸諫漢靈帝,被宦官誣陷他大不敬,本來應該下獄論罪。是當時的御史劉岱幫了他一把,只是罷官處理,沒有獲罪。
所以正常的歷史軌跡下,此時的陸康應該已經被罷官。
不過現在漢靈帝不僅沒有要鑄銅人,而且減免天下不少苛捐雜稅,只在荊揚益三州收取田稅,救濟各地災民。陸康自然也沒就沒有上書勸諫,所以現在還是樂安太守。
樂安太守府中,已經六十歲的陸康看完了手中的竹簡,將信件放置到桌案上,忍不住誇讚了一句:“英雄出少年,這個陳子歸,當真是厲害。”
樂安郡丞,同時也是陸康的好友尹恆好奇道:“那陳刺史在信中說了什麼?”
陸康答道:“他在短短兩月之內,就掃清了齊國境內的黃巾宗賊與豪強勢力,如今齊國政治清名,恢復了朝廷王道,齊國各地也安穩下來。”
“哦?”
尹恆驚訝道:“齊國形勢如此錯綜複雜,他居然只在短短的兩月之內就肅清了所有不服王命的勢力?”
陸康笑道:“是啊,連我都不知該如何處理齊國,也不知道他到底用了什麼手段。”
“那確實是厲害,不過他給我們來信,就是為了向我們炫耀?”
尹恆有點不解。
陸康搖搖頭:“不止,他在信中還跟我說,希望我下個月屯兵濟水,給予司馬俱壓力。”
尹恆想了想,腦中快速構思了一遍如今濟南齊國樂安三角上的黃巾勢力分佈,皺眉說道:“他莫非是想對般陽昌國的徐和黃巾勢力動手?”
陸康點頭道:“他雖然沒在信中說明他的意圖,但我估計也是這樣,不然讓我們給司馬俱壓力做什麼。”
“徐和有十多萬人,而且背靠泰山,若有不對,立即可以遁入山中。”
尹恆思索道:“要想擊潰徐和,恐怕沒那麼容易。這新來的刺史還是太年輕,過於急功近利。卻是不知哪怕我們打得過徐和,也是萬般難以全殲。泰山易守難攻,賊入山中,則如黑山軍去了五行山,反反覆覆,難以根除呀。”
五行山就是太行山,這個名字出自《淮南子》,不過倒不是說現在的太行山就叫這個名,而是太行山有太多叫法,如大形山、五行山、盤古山、王母山、女媧山都有,一般按照個人稱呼習慣來說。
聽到尹恆的話,陸康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為什麼泰山黃巾這麼頑固?還不是因為泰山黃巾都是本地人,熟悉山裡地形,一旦據山而守,他們很難攻破山寨。
而等到他們走後,黃巾又能下山繼續攻城掠地,侵略地方。
如此反覆,使得不僅泰山腳的徐和難以撲殺,連高苑的司馬俱都不太好處理。
現在新來的陳刺史讓他們派兵去,在陸康看來,大機率還是一場無用功,浪費糧食和錢財而已。
只是不去的話也不行。
陳暮現在掃清了齊國內部一切不穩定因素,正是兵鋒正盛之時,他作為地方太守,肯定要配合刺史剿滅賊寇勢力,維護自己治下區域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