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億謀大概講了一番自己對《紅高粱》的理解,以及如果進行改編,方向是怎麼樣的。姜玉樓聽得不住點頭,也認可了他的想法。
等張億謀說完心裡的想法後,姜玉樓問道:“你的想法很好,不過西影廠那邊支援你嗎?”
“支援,吳導現在是西影廠的廠長,全面主持西影廠的工作。”張億謀道。
“那就好辦了。”姜玉樓點點頭,又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樣,我找個時間把莫唁叫過來,你們聊一聊。版權肯定是沒問題的,如果你能做通莫唁的思想工作,讓他當這部戲的編劇都行。”
張億謀大喜過望,連忙道謝:“謝謝,謝謝姜老師!”
“先別忙著謝我,你現在雖然不是大導演,但在國內還是有些名氣的,現在又背靠了西影廠,資金雄厚,對莫唁可別扣扣搜搜的。”姜玉樓提醒道。
張億謀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姜老師,您就看好吧,我指定不能丟了您的面子。”
過了幾天,莫唁時間調開了,專門來了一趟燕京。
姜玉樓做東,請了莫唁和張億謀在豐澤園吃飯。
豐澤園是他請客常來的店,每次來,他都要點一道蔥燒海參,味道正。
張億謀和莫唁是第一次見面,兩人又不是那種能言善辯的,比較靦腆,進來後就坐在那裡,等他發話。
姜玉樓見兩人的樣子有些想笑,莫唁也就罷了,身為作家,內向靦腆些也能理解,可張億謀你個當導演的,這麼靦腆真的好嗎?
“莫唁,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最近大火電影《老井》的男主角張億謀,同時呢,他還當過《黃土地》的攝影,《一個和八個》的導演。”
“億謀,他就是你心心念念《紅高粱》的作者,莫唁。莫唁的履歷我想你也清楚,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姜玉樓介紹完後,就這麼笑眯眯地看著兩人。
張億謀連忙起身,向莫唁伸手,然後說道:“莫唁老師好,我特別喜歡您寫的小說,《透明的蘿蔔》和《紅高粱家族》都看過,真的非常好。”
莫唁同樣說著恭維的話,“張導大才啊,演技好,攝影技術也強,還能當導演,真可謂全才。我也看過您參與的三部電影,尤其是《一個和八個》,給了我不少寫作上的啟發。”
寒暄一陣後,兩人也算認識了,氣氛總算不像一開始那樣尷尬了。
這時,服務員也端著菜進來。
等菜上了幾道後,姜玉樓笑著道:“咱們邊吃邊聊,人生在世,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兩人聞言,也不再矜持,大快朵頤起來。
這倆按說都是高收入群體,賺的是多,但花錢的地方也多,因此在吃方面比較剋制。現在好不容易碰到姜老師請客,又發了話,他們自然要放開了吃。
幾人吃了約莫有三四分飽,幾杯酒下肚後,兼且有姜玉樓活躍氣氛,張億謀和莫唁也沒有了一開始的生分,漸漸熱絡了起來。
姜玉樓估摸著氣氛到位了,這才開口說道:“莫唁,億謀這不是剛拍完《老井》嗎,西影廠給他安排了任務,讓他在今年拍攝一部電影,好巧不巧的是,他特喜歡你的作品,正巧在燕京開會期間看了你的《紅高粱家族》,對裡面的‘紅高粱’那一部分特感興趣。”
“只是他在燕京沒什麼人脈,認識的人不多,恰好他知道咱倆的關係,於是拜託到我頭上。我尋思著把你的作品拍成電影,不管是對你還是對作品,都是件好事,就答應了他,把你請過來了。”
說了下大致情況後,等莫唁消化了資訊後,他又接著道:“當然,答不答應,還要你自己拿主意。”
莫唁心中有激動還有忐忑,高興在於自己那部作品六月份才在《最文學》上發表,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人看中了要改編。
可忐忑的是,自己的作品改編成電影,大眾能接受嗎?
他有些不自信起來。
不過,無論怎麼說,這對他來說都是件好事。他看向姜玉樓,將功勞都歸在了姜老師身上。
姜玉樓說完,見莫唁沉默不語,張億謀還在那發呆,有些恨鐵不成鋼,連忙給他使眼色。張億謀這才反應過來,清了清嗓子後,滔滔不絕地說起了他對《紅高粱》的拍攝思路。
莫唁是個電影行業的門外漢,但他在學校期間也學過相關的編劇課程,不能說多麼得心應手,卻也能和張億謀聊到點子上。這大大超乎了張億謀的預料,也讓他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待兩人交流得忘乎所以,姜玉樓不得不打斷他們之間的交流:“莫唁,怎麼樣?億謀對《紅高粱》的改編想法你還認同嗎?”
“張導的想法很好,我覺得按照他的想法拍攝出來,絕對是一部好電影。”莫唁坦然道。
接著,姜玉樓又看向了張億謀,“億謀,你是怎麼想的?”
“一開始我還怕莫唁老師不認同我的想法,結果交流一番後,我放心了。莫唁老師特別開明,也認同我的想法,我們很聊得來。”
莫唁聽到的張億謀回答,心中也很高興。
這時就聽姜玉樓又說道:“億謀,《紅高粱》的編劇你有合適的人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