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這麼好,難道於華是姜老師的弟子?
這麼一想,大家對於華更是熱切了幾分。
“於大哥,快給我說說姜老師吧。”
“是啊,我也好奇的緊。”
“都說姜老師是文曲星下凡,是不是真的?”
“姜老師為人怎麼樣,是特別嚴厲的人嗎?”
眾人圍著於華,他也不著腦,反而很享受這種感覺。
他挑著能回答的回答,然後又把姜玉樓一頓猛誇。在他的嘴裡,姜玉樓就是那種玉樹臨風、才華橫溢、待人和善的謙謙君子。
等他誇完後,眾人流露出憧憬之情,在他們心裡,姜玉樓就是那樣的大作家,是他們這些新人作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遲子建感慨道:“於大哥,你真幸運啊!”
其他人沒有反駁她的說法,在他們心裡,於華真是走了狗屎運。否則他一個海鹽縣的新人作家,憑什麼得到姜老師的青睞。
憑他長相老嗎?
於華也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我確實是挺幸運的。”
這時,王宏甲突然問道:“說起來,你們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報紙上關於《讓子彈飛》的評論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遲子建眼前一亮,興奮地回應:“是啊,我早就發現了。這絕對是個好兆頭,說明文學界開始真正認可和重視《讓子彈飛》的文學價值了。”
何首烏扶了扶鼻樑上的黑框眼鏡,沉吟片刻後說道:“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大家開始逐漸領悟這部作品所蘊含的深刻內涵和隱喻。我並不是在誇大其詞,但我真的覺得,《讓子彈飛》這部作品還有許多可以深入挖掘和解讀的地方。”
大家看著他,想聽聽他從這部小說中挖掘出了什麼。
“這個武舉人,你們覺得是誰?”何首烏問道。
王剛沉吟片刻,說道:“我覺得,這個武舉人應該代表的是前清的那些官僚和軍閥階層,有武力、為人狡詐,同時又想四面討好,誰都不得罪,心懷鬼胎,誰當權就為誰服務。”
他的分析讓大家聽得頻頻點頭。
“那黃四郎呢?”
“這還用問嗎?常凱申嘛!書裡有寫,黃四郎曾經是革命者,還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
“不對不對,我覺得應該是袁宮保。竊取革命果實,表面民主,實為專制。”
“我覺得袁宮保不太合適,常凱申能對上號的地方太多了,你看……”
說著說著,有兩人就抬上槓了,其他人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
在《讓子彈飛》發表後的這段時間內,這樣的場面大家已經見過無數次了,也參與無數次了,只是進魯院學習後還是第一次。
最後等兩人都說累了,遲子建這才感慨道:“姜老師這部,真是越看越覺得博大精深啊!”
眾人深有同感,在過個幾十年,當得起第五大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