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爾伯格一臉驚訝,以至於為自己剛才對那份華夏科幻雜誌的看輕而感到羞愧。
兩人又聊了一陣電影創作後,姜玉樓才真正離開了美利堅。
…….
回國後,姜玉樓在雜誌社待了沒兩天,於華帶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天,於華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到雜誌社。
進了姜玉樓的辦公室後,他把一份手稿放到了姜玉樓的辦公桌上。
“姜老師,這份稿子可是我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心血之作,您幫我看看,是不是比小眼睛的《紅高粱》要好!”
姜玉樓好奇道:“這回寫的什麼題材,讓你敢說出這種大話來?”
“有道是沒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我要是真寫的不好,您辦公室的門我都不敢進。”
姜玉樓驚奇地望著他,喲呵,這麼膨脹嗎?
“我倒要看看你寫的是不是真的和吹的一樣好。”
留下稿子,姜玉樓讓於華回去等訊息,然後自己一個人靜靜欣賞起了出爐的稿子。
等看了書名後,他才明白於華為什麼這麼膨脹,原來是這份手稿是《活著》啊!
《活著》這部作品的故事並不複雜,主要講述遊手好閒的敗家子兒福貴這一生的坎坷經歷。
福貴出身於地主家庭,年輕時是個浪蕩公子,雖然取了妻子,但還是經常胡混。後來,福貴中了別人的圈套,把家裡的田地、房產都輸了個精光,於是全家一夜之間從大地主淪為了窮人。福貴的父親鬱悶而亡。父親的亡故使福貴也清醒過來,決定重新做人。
從此,福貴租地度日,他穿上粗布衣服,拿起農具,開始了他一生的農民生涯。不久,福貴的母親生病了,他拿了家裡僅剩的兩塊銀圓,去城裡請醫生。但他在城裡發生了意外:他被軍隊抓了壯丁。
解放戰爭後,福貴回到家裡後,知道母親早已故去,女兒鳳霞也在一次高燒後成了啞巴。
隨後,他又經歷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大鍊鋼鐵、三年饑荒、“特殊時期”等。
在此期間,福貴的人生讓人知道了什麼是苦,什麼是慘。
他為了讓兒子有慶上學,把女兒送給了別人,不久,女兒跑了回來,全家重又團圓;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有慶被一個不負責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而那縣長竟是福貴在國軍時的戰友春生。春生在後來在特殊時期懸樑自盡。
幾年後,福貴的女兒鳳霞嫁了人,但卻在產後大出血中死去。有慶、鳳霞死後,福貴的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剩下的只有福貴和女婿二喜、外孫苦根。祖孫三代相依為命了幾年後,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慘死。福貴和外孫苦根同住幾年後,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最後,福貴買了一頭要被宰殺的老水牛,並給它取了“福貴”之名,艱難而平靜地活著餘生。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和前世別無二致,但姜玉樓讀起來依舊會感受到憋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