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樓的辦法很簡單,製作成本由最文學出,等於兩方合作。如果聽眾不多,央廣電臺可以隨時取消《平凡的世界》的精品廣播劇播出,換另一個節目。
左莫也權衡利弊後,同意了這種合作方式。
說來也巧,這部作品的編輯依舊是葉詠梅,演播者同樣是參與了《暗算》廣播劇的李墨野。
對於兩人來說,《平凡的世界》都是極為特殊的作品。
葉詠梅在得知臺裡決定製作《平凡的世界》廣播劇後,仔細閱讀過全書,感嘆不已,她感到路謠這部作品蘊含著重大的人生哲學和樸素深沉的藝術魅力,是一部融真、情、美於一體的不可多得的傑作,於是她下決心一定要用心製作,使它早日與生活在平凡的世界裡的普通人見面。
李野墨呢,小說連播節目改變了他的人生。
八十年代是一個文學大爆發的年代,人們渴望讀書,用各種渠道尋找優秀的中外文學作品,一大批傑出作家脫穎而出。這是一個全民談論文學、詩歌、小說的時代,也是“小說連播”最紅火的日子,李野墨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
時至今日,他已經記不清自己這些年演播過多少名著小說,四五十部是有的,本土的,外國的,現代的,古典的,應有盡有。他自己並非什麼書都播,甚至可以說選擇演播的作品頗為苛刻,不喜歡的書不播,藝術水平不高的也不播。
本來,《平凡的世界》這種還未完本的作品是不會出現在他的播單上。可誰讓這是姜老師推薦的作品,他必須給姜老師這個面子。
於是,他耐著性子讀了一遍後,徹底喜歡上了這部作品,並且成了路謠的書迷。
一切,就是如此的巧合。
於是乎,在姜玉樓和左莫也的推動下,在葉詠梅和李野墨的努力下,《平凡的世界》精品廣播劇很快製作出了前三集作為試水。
央廣電臺在準備好《平凡的世界》的接檔節目,一旦《平凡的世界》收聽率垮了,或者聽眾投訴太多,立刻就有替換的節目。
一切準備就緒,1987年11月17日,《平凡的世界》正式在小說連播節目上開播。
11月17日中午12點半,河北某縣職工李為民如同往常一樣,開啟收音機,並且調到了央廣電臺的小說連播節目頻道。
這檔節目自從播出後,便俘虜了無數忠實聽眾。
他們年紀大的有七八十歲,小的不過是小學生。
李為民喜歡上小說連播還是因為《暗算》,自從聽了《暗算》後,便為此著迷,每天不聽就覺得提不起勁。
昨天,小說連播播放一部小說結束了,今天的新劇叫什麼《平凡的世界》。名字他隱約聽過,心裡也不由期待起來。
時間一到,《平凡的世界》第一集播出,隨著電波傳來一個冷峻深沉又充滿書卷氣的男中音:“1975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濛濛的雨絲夾雜著一星半點的雪花……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就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沒有到來……”
他本來是抱著聽一聽的心態,沒想到很快沉浸到了故事中。
當第一集播完的時候,李為民過了很久才回過神。這時,他的心就如同貓抓一樣,迫切地希望知道後續的故事。
“《平凡的世界》,有意思,這劇我追了!”
和李為民一樣,聽了第一集便入坑的聽眾不少,並且會隨著每天的播出越來越多。
央廣電臺。
11月17日,連播節目播出後的幾個小時,左莫也問道:“怎麼樣,《平凡的世界》播出後有沒有聽眾打電話投訴?”